海螺水泥3個2萬噸級碼頭泊位或于年內開工建設
江蘇省南通市海門港新區處于江蘇沿海開發、長三角一體化以及通州灣新出海口等戰略機遇交匯點,區位條件優越、資源稟賦突出、發展潛力巨大。近年來,新區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率先突破一批重特大項目,特別是千億級中天鋼鐵項目落戶新區。目前,新區已進入“全面創成省級經濟開發區”“全力打造大通州灣核心區”“雙區”驅動的黃金期。
記者日前在海門港新區5萬噸級通用碼頭上看到,4臺750噸的門機正忙著將海門艾郎所生產的風電葉片裝船運往澳洲、南北美洲、歐洲等地。據了解,雖受疫情影響,該碼頭運載量卻已達到百分之八十。今年以來,這個5萬噸級通用碼頭已靠泊了32艘外貿船以及95艘內貿船,創下了該碼頭建成投產以來的新高。
近年來,海門港新區著眼開發開放,充分利用新區寶貴的岸線資源,通過港口碼頭的開發建設帶來內陸腹地的開發建設,發揮岸線的黃金效應。目前,新區已建成企業碼頭3個,政府通用碼頭1個,另有4個政府5萬噸級通用碼頭、中天綠色精品鋼8個5萬噸級碼頭以及海螺水泥3個2萬噸級碼頭正在報批報建。港區內碼頭遍布、吊機林立、巨輪往來、集卡穿梭的繁榮場面正在加快形成。海門港新區黨工委書記黃衛國表示,今年海門港新區力爭將中天的8個5萬噸級海港碼頭泊位和30個1000噸級內河碼頭泊位建成投產,海螺水泥的3個2萬噸級碼頭泊位開工建設,政府公用4個5萬噸級通用碼頭完成報批手續,明年開工建設。
在加快港口碼頭建設的基礎上,海門港新區以口岸開放為引領,進一步擴大港區水域開放范圍,深化一類開放口岸建設,探索保稅物流、轉口貿易等功能,積極申報建設海門港新區保稅物流中心。同時,新區還搶抓中天項目落地契機,積極對接海門和通州灣規劃,全面構建內通外聯的現代化交通網絡。黃衛國說:“海門港新區正積極研究江海聯運,加快推進東灶河閘建設,確保‘十四五’期間江海互聯互通全面貫通。”借助大通州灣建設的有利契機,進一步打造與江海快線、機場快線、樂海大道等交通主干道互聯互通的公路網絡,全面構建“鐵路連港區、內河到碼頭、港口通大洋”的集疏運體系新格局。
此外,海門港新區還聚焦項目建設,全力穩投資增功能。重點圍繞精品鋼、循環經濟、現代物流等三大特色產業園開展“靶向”招商,突出上海、蘇州、深圳等重點區域,實施“延鏈、補鏈、強鏈”工程,加快引進一批發展前景好、產業關聯度大的龍頭項目和配套企業,努力在招大引強上實現新突破。黃衛國向記者介紹:“今年重點就是圍繞中天綠色精品鋼項目第一臺高爐9月26日點火,全力以赴做好服務保障,及時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新區還將加快推進海螺新材料、建華建材、工業綠島、回力再生膠、艾郎二期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投產運行,做深做實副科職領導掛鉤聯系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工作機制,積極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用心用情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
海門港新區將把握好“建設大通州灣核心區”和 “全面創成省級經濟開發區”的歷史機遇,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全力打造港口碼頭集群、產業發展集聚、商貿業態集中的現代化海港新城,在“擁抱”大海中推進港產城融合發展。
資料顯示,海螺水泥全資子公司南通市海門海螺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擬在江蘇南通海門港新區投資新建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建設內容內容包括300萬噸/年水泥粉磨系統,500萬噸/年砂石中轉系統,同時配套3個20000噸級散貨泊位以及必要的生產生活輔助設施。
根據規劃,海門海螺新材料碼頭設計年吞吐量為1230萬噸/年,其中進口水泥熟料和輔料、高爐含水礦渣、砂石料分別為300萬噸/年、280萬噸/年、500萬噸/,出口散裝水泥150萬噸/年。
編輯:敖思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