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散裝水泥供應量、散裝率等超額完成任務
2020年是安徽省合肥市散裝水泥“三位一體”綠色發展之路上極為艱難且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上半年的汛情對散裝水泥綠色發展產業鏈上下游行業均造成嚴重沖擊。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合肥市散裝水泥行業認真落實“六穩”“六保”任務要求,主動擔當,攻堅克難,全面推動散裝水泥綠色高質量發展,在大戰大考中交出優異答卷。
去年,合肥市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強化調度促企業復工復產,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放松,一手抓經濟發展不動搖,建立砂石、混凝土、預拌砂漿企業復工復產調度機制,堅持一日一調度,積極推動企業嚴格按照省、市相關規定規范、有序復工復產。2020年合肥市散裝水泥供應量達994萬噸,水泥散裝率89.0%,預拌混凝土2689萬立方米,預拌砂漿296萬噸,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供應量居全省首位,超額完成年度各項目標任務,提前實現水泥散裝化。
2020年,合肥市有10戶混凝土企業入選全省預拌混凝土前二十強,占據全省入榜企業總數的半壁江山;兩化融合貫標(貫徹《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穩步推進,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建設取得實質性突破;4戶企業獲得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定證書,2戶企業通過市級數字化車間認定。
2020年合肥市共推廣預拌砂漿296萬噸,同比增加59萬噸,增幅25%,實現較大幅度的正增長。合肥市預拌砂漿行業全面推廣標準化、規范化管理,標準化管理體系建設達到100%,實現了全覆蓋,極大地提升了企業的管理水平。
2020年合肥市有6戶預拌砂漿企業進入全省預拌砂漿前十強企業,同時,有6戶企業被評為全國預拌砂漿綠色生產先進企業。其中,安徽坤隆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被評為“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這是全省預拌砂漿行業第一戶、也是唯一的一戶企業,填補了全省預拌砂漿行業的空白。
去年,由于環保治理力度加大,河道采砂受到嚴格控制,市場供應量大幅減少,建筑市場的黃砂需求量出現較大缺口。鑒于這種情況,合肥市引導砂漿、混凝土企業積極開展機制砂的研發應用工作,并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技術力量積極探索,同時邀請國內機制砂知名專家到企業點對點指導、面對面培訓,針對每一個企業的不同情況制定一套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效果明顯。目前,合肥市已有15戶砂漿企業機制砂的使用取得了成功,有效實現了資源綜合利用,解決了黃砂原材料緊張的局面;同時,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增加了產品附加值,提高了利潤空間,從而保證了建筑市場的砂漿供應,為合肥市大建設的順利推進夯實了基礎。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