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泥網承擔的工信部機制砂專項課題通過驗收
今年6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在北京組織召開《機制砂石跨區域供需平衡及運輸體系研究》課題驗收會,經專家組審議,一致通過課題驗收,中國水泥網作為課題組成員參與了課題驗收匯報。
據了解,為建立機制砂石跨區域供需平衡和科學合理的運輸體系,保證我國重點工程和各地基礎設施建設用機制砂石的穩定供應,基于中國水泥網深耕砂石行業十余年積累的龐大數據資源及重要行業影響力,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于去年6月委托中國水泥網、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等單位聯合開展了相關課題研究。
在該課題中,中國水泥網主要負責機制砂石跨區域供需研究,結合自身積累的數據及對沿江部分大型企業的調研著重分析了重點地區的砂石礦山資源分布、價格、需求量以及供需存在的問題,同時在重點區域機制砂石運輸體系設計上提出了相關建議。
中國水泥網一直以來密切關注國內外砂石骨料行業的形勢變化,定期跟蹤國內砂石需求量、產能、生產線布局等,并在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研究院自2012年以來第9年推出的年度力作—《2020—2021水泥、混凝土與砂石行業年度報告》中,首次新增了砂石骨料行業,以全面跟蹤水泥產業鏈上下游及契合水泥企業全產業發展需求。
深耕建材行業十余年,中國水泥網發布的以水泥價格指數為核心的碎石價格指數、全國機制砂價格指數等大宗建材系列價格指數經過多年運行,早已成為市場的風向標和晴雨表。
特別是,“十三五”以來,全國各地打擊非法河道采砂、礦山治理、環保及運輸整治,導致砂石市場供需失衡,我國多地近三年來砂石價格飛漲,尤其是2019年以來,砂石市場供需矛盾進一步加劇。各地砂石價格均大幅上漲,重慶、廣東、上海等地天然砂價格在200—300元/噸,最高曾突破300元/噸。砂石資源有序供應是重大工程項目按期完工的核心保障,由于砂石供應不足,已經出現了重大工程建設進度緩慢甚至停滯的現象。
為全面掌握全國砂石市場形勢,中國水泥網2019年以來持續跟蹤砂石骨料行業企業、價格,通過科學取樣、合理權重設定和數學模型建立完成碎石價格指數編制方案,并對外發布了中國碎石價格指數。
全國碎石價格指數走勢圖
中國碎石價格指數(CSPI:Crushed Stone Price Index)是反映建設用碎石市場價格水平以及波動情況的經濟指標,主要是為了綜合反映全國建設用碎石市場的總體行情走勢。指數樣本覆蓋全國23個省市核心產銷市場,納入冀東、中聯、舟山海港港口、媧石、蘊鼎等全國近80家地方主導骨料企業,每周五對外發布數據。同期,也發布了長江流域碎石價格指數用以反映長江沿線主要城市碎石價格漲跌變化。
長江碎石價格指數走勢圖
隨著天然砂石資源約束趨緊和環境保護日益增強,機制砂石逐漸成為我國建設用砂石的主要來源。研究顯示,近年來,機制砂石需求量呈明顯上漲趨勢,且在全國砂石需求總量的占比已由不足40%增長至90%。我國砂石骨料平均離岸價格由2016年初的26元/噸升至今年上半年的90-110元/噸,價格的累計漲幅超過200%。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研究院
目前,雖然機制砂石生產已由簡單分散的人工或半機械的作坊逐步轉變為標準化規模化的工廠,但機制砂石行業還面臨著質量保障能力弱、產業結構不合理、綠色發展水平低、局部供求不平衡等突出問題。對此,2019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0部門印發了《關于推進機制砂石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根據“十四五”投資建設需要,統籌考慮礦產資源、市場需求、交通物流等因素,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建立國內合理的機制砂石供應體系。
在此背景下,2020年12月,中國水泥網正式對外發布了機制砂價格指數,旨在進一步豐富砂石骨料行業價格監測體系。該指數與中國水泥網于2019年12月推出的碎石價格指數同屬砂石價格指數體系之下,為監管部門進行決策提供了有力的數據依據。
全國機制砂價格指數走勢圖
此次中國水泥網受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委托進行《機制砂石跨區域供需平衡及運輸體系研究》課題研究并通過驗收,是對中國水泥網的信任與認可,也體現了中國水泥網在砂石建材行業的雄厚實力。
下一步,中國水泥網將繼續做好大宗建材市場監測和形勢研判,推動行業向高質量發展方向大步邁進。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