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減粗鋼產量真的來了!對鋼企、鋼價有何影響?
6月28日,甘肅省發布《關于請填報2021年粗鋼產量壓減任務分解表及相關證明材料的通知》;6月29日安徽省召開粗鋼產量壓減工作座談會……近期甘肅、安徽針對壓減粗鋼產量開展行動,要求所有粗鋼生產企業均須確保2021年粗鋼產量同比不增加,這意味著鋼鐵行業的產量壓減工作逐步開展,或將在其他省市進一步擴大。
兩地在“壓減粗鋼產量”上發力
▲6月29日安徽省召開粗鋼產量壓減工作座談會,為完成2021年安徽省粗鋼產量考核目標任務,會上要求今年粗鋼產量不得超過2020年。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1至5月份安徽省粗鋼產量1757.86萬噸,同比去年同期增產294.17萬噸。如果要求全年粗鋼產量同去年持平,平均測算6月份預估增加產量,那么下半年7至12月份粗鋼產量需要累計壓減353萬噸左右,日均壓減產量在1.94萬噸左右。
▲甘肅省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于請填報2021年粗鋼產量壓減任務分解表及相關證明材料的通知》,通知中指出,按照國家要求,所有粗鋼生產企業均須確保2021年粗鋼產量同比不增加,重點壓減環保績效水平差、耗能高、工藝裝備水平相對落后的產量。要求酒鋼集團(本部)、酒鋼集團(榆鋼)、皋蘭蘭鑫鋼鐵等三家填報粗鋼產量壓減任務分解表。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甘肅省粗鋼產量約在1059.17萬噸。另外,2021年1至5月份甘肅省粗鋼產量約在508.3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約40.6%。按照此要求,預計今年6至12月份粗鋼產量同比去年將下降約21%。
下半年要壓減多少粗鋼產量?
要搞清壓減粗鋼產量,就要和“產能”相區分。產能、產量是兩個概念。鋼鐵產能取決于冶煉裝備大小、技術工藝水平及原燃料等生產要素條件,鋼鐵產量是在產能保障下,由實際市場需求、合同訂單情況下安排的產品產出量。在產能遠大于產量時,去產能與產量增減不能相提并論,即去產能不代表產量會下降,產量增長也未必表示產能增加,而產量的增減取決于市場需求。
近幾年,伴隨我國經濟發展增速加快,對于鋼鐵的需求正在逐步增加,自2017年到2020年粗鋼年產量呈現逐年穩步增加的情況,如下圖所示。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5月份,中國累計生產粗鋼47310萬噸,同比增長13.9%。據此預測,今年上半年的粗鋼產量將達到5.6億噸,全年粗鋼產量預計會超過11.2億噸。根據國家統計局修正后的2020年粗鋼產量數據為10.65億噸。按照目前的數據推算,想確保粗鋼產量不增加,理想化推測一下,下半年產量要維持在5億噸以內才能確保不增加。2020年上半年粗鋼產量是4.99億噸,下半年粗鋼產量為5.66億噸。由此計算,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下半年至少減產6000萬噸以上才能“確保粗鋼產量下降”,而這一目標必須在剩下的6個月完成,對于目前不斷拉漲的鋼鐵需求來說,完成起來或存在較大困難。
對鋼企影響幾何?
進入2021年,工信部已經多次提到實行產能產量雙控政策,確保2021年粗鋼產量下降。進入4月份,發改委、工信部發布公告稱,將于2021年組織開展全國范圍的鋼鐵去產能“回頭看”檢查以及粗鋼產量壓減工作,引導鋼鐵企業摒棄以量取勝的粗放發展方式,促進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壓減粗鋼產量有利于鋼企的長久發展,但短期對于鋼企來說可謂是陣痛不斷。
在鋼鐵重鎮河北唐山已經率先在三月份發布了減產通知,要求東華鋼鐵等七家鋼鐵企業上半年執行限產50%的減排措施,下半年執行限產30%,另外還有16家鋼鐵企業全年執行限產30%的減排措施。
壓減粗鋼產量意味著相關企業的產能利用率下降,或者干脆燜爐停產。這對于鋼廠來說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停限產也將會對鋼鐵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以及績效帶來一定影響,考驗著鋼鐵企業的靈活應變能力,產能落后、技術落后的鋼鐵企業或將被市場淘汰,這也將加速我國鋼鐵企業并購重組的進程。
鋼價是否會拉漲?
今年上半年,鋼材價格和鐵礦石價格紛紛刷新歷史高點,急漲急跌的幅度和速度也是歷史罕見的,為此國常會及國家相關部門也加強監管,多次出手穩定大宗商品價格。下半年,鋼鐵產量受限,而需求層面則在逐漸向好,包括房地產、基建投資等下游行業的企穩都將進一步支撐鋼鐵需求,在高需求、高成本以及全球通脹預期下,意味著下半年鋼材市場供需大概率會嚴重失衡,鋼材價格接近甚至超過上半年最高點的情況大概率會再現。
按照粗鋼產量壓減工作的相關會議精神,2021年粗鋼產量壓減工作將在保持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同時,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重點壓減環保績效水平差、耗能高、工藝裝備水平相對落后企業的粗鋼產量,避免“一刀切”,確保實現2021年全國粗鋼產量同比下降。壓減粗鋼產量有利于引導鋼鐵企業摒棄以量取勝的粗放發展方式,促進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編輯:敖思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