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孔祥忠:水泥新政已定基調 結構調整仍為主題

孔祥忠 · 2007-01-29 00:00 留言

    2006年是中國水泥工業有著良好開端的一年。國家制定的三個文件確定了“十一五” 期間水泥工業發展的基調;水泥產量穩步增長,行業效益明顯改觀;新型干法水泥繼續高速發展,結構調整成效顯著;企業重組并購、區域市場整合力度加大;行業自律形成共識,維護了企業利益和市場穩定;水泥技術、成套裝備和工程承包出口業務迅速擴大;以純低溫余熱發電為代表的循環經濟全面展開。

      2007年的水泥工業將在國家經濟穩步增長的基礎上,結構調整進一步優化,行業集中度迅速提高,產量和效益穩步增長,循環經濟將取得新的成績。

      一、2006年水泥工業發展特點

      1. 水泥產業新政出臺,奠定行業發展基調

      2006年是政府出臺有關水泥工業發展文件最多的一年。4月13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建設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總局、國家環保總局印發了《關于加快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10月17日,國家發改委相繼發布了《水泥工業產業發展政策》、《水泥工業發展專項規劃》。三份文件是加強水泥工業宏觀調控和促進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的重要依據,確定了“十一五”期間水泥工業發展的基調。文件明確了今后的發展方向和結構調整的目標,加快了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的步伐,有力促進了水泥工業健康、快速發展。

      2. 產量高位穩定增長,經濟效益逐步拉升

      2006年固定資產投資顯示強勁態勢,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長26.80%。各地經濟發展熱情高漲,政府投資、民間投資、國外投資旺盛,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城鎮化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求帶動了水泥產量的增長。從4月份開始,水泥月產量連續保持在1億噸以上,預計全年水泥產量將達到12.4億噸,增速達到17%左右,僅次于“十五”期間產量增長最高的2003年(見圖1)。

      通過市場整合、需求轉旺,水泥工業利潤大幅回升,今年水泥利潤總額有望突破140億元。全國的利潤一半來自華東地區,山東、安徽和江蘇是利潤的貢獻大戶;其次是中南地區,主要是河南和湖北;西南地區是云南和四川;華北是河北(見表1、表2)。截止11月份,國有企業扭虧為盈實現利潤1.91億元,僅占全國比重的1.60%;有限責任公司、私營、股份制企業占據了利潤較大份額,分別為31.05%、25.92%、23.37%,合計80.35%。

      2006年所有水泥上市企業的業績都有不俗的表現,尤以安徽海螺和中材國際為優。

      3. 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主導格局漸已形成

      宏觀調控已見成效,2006年新型干法水泥產量快速提升,比重將達50%,占領了“半壁江山”。根據中國水泥協會的初步統計:2006年全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新增77條,新增熟料生產能力8,447.50萬噸,占水泥總量比重接近50%(見表3)。結構調整促進了大企業集團的迅速成長,大中型企業的經濟效益明顯提高,占利潤總額的85%,遠高于小企業,新增產能優勢突顯。一部分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和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落后工藝企業被淘汰已成定局,隨著地方經濟的迅速發展,淘汰速度將加快。

     4. 并購重組風起云涌,集團優勢開始顯現

      2006年中國建材集團以9.61億元收購海螺水泥徐州萬噸生產線,拉開了國內大企業集團區域市場整合的序幕。以中國建材集團、中材科工集團、北京金隅集團為主的國有大型企業集團,出于盡快做大和取得區域規模優勢的目的,以收購的形式,進入兼并重組的熱潮之中;海螺、冀東、亞泰、祁連山等水泥集團也是積極參與者。

      外資并購風起云涌。摩根士丹利和IFC投資海螺水泥;拉法基控股四川雙馬;Holcim控股華新水泥;摩根士丹利收購山水集團股份;海德堡收購遼寧工源水泥、參股冀東水泥;愛爾蘭CRH參股亞泰水泥、收購黑龍江小嶺水泥;葡萄牙西姆泊Cimpor收購山東榴園水泥;英屬維爾金群島Wealcity公司攜手G海螺入股巢東股份……。改革開放以來,水泥工業積極利用外資,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外資進入中國水泥市場,加快了行業整合速度,提升了企業盈利能力。引進外資解決了企業擴張的資金短缺問題;也引進了先進的管理方式,增強了水泥企業在環保、安全、社會責任感等方面的理念。政府正在重視和逐步完善并購的法律法規,健全產業安全和反壟斷預警機制,積極促進公平競爭、營造有利于并購方式發展的投資環境。

      5. 出口業務大幅增長,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

      2006年國內以中國材料科工集團和中國建材集團為龍頭,大批承接中東和東南亞的水泥工程,帶動了中國水泥技術、成套裝備、施工業務的出口。不僅如此,出口業務還發展到了東歐、非洲等地區,國內企業在國外投資建廠已啟動。中國水泥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顯著增強。明年海外承包工程將陸續投產,如一切順利的話,我們將有機會挺進歐美市場。但我們注意到,出口國外的國產裝備的部分設計水平、加工材質還有待完善和提高。

      截止2006年11月,出口水泥1801.41萬噸,熟料1562.31萬噸。預計全年水泥和熟料出口量將達到3600萬噸。雖然出口總量有所增加,但增速較2005年明顯下降(見表4)。

      國家五部委聯合發出通知,自9月15日起將水泥出口退稅率由13%降至11%,這表明了國家對水泥產品出口的政策導向。早在2005年初,中國水泥協會就在廈門召開了水泥出口企業會議,征詢出口企業意見,及時向國家有關部門反映情況并提出建議,得到了政府部門的支持。稅率調低兩個百分點不會對水泥企業造成太大影響。

      6. 循環經濟試點啟動  余熱發電加CDM

      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做好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的通知》,國家發改委啟動的《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以及國家環保總局要求對環境污染加大治理力度等文件,都極大地促進了水泥工業向節能、環保、循環經濟的方向發展。吉林亞泰水泥、金隅集團北京水泥廠、內蒙烏蘭水泥作為國家首批循環經濟試點企業項目已經啟動。在水泥廠利用工業廢物的工作也逐步展開。部分管理較好的立窯企業為了降低成本進行了節能和環保的改造。

      國家重點支持的水泥回轉窯純低溫余熱發電已成為熱門推廣技術。安徽海螺、浙江三獅等大型水泥集團和各地的水泥骨干企業都率先進行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改造,據了解,海螺2006年斥資逾12億元,從日本川崎重工引進了11條水泥生產線的純低溫余熱發電設備,成為國內第一家大規模安裝純低溫余熱發電設備的水泥企業。 預計,2007年,海螺集團利用低溫余熱技術的年發電量為7億千瓦時,2008年將達到12.5億千瓦時,而其單位發電成本只有0.15元/千瓦時。采用純低溫余熱發電加CDM項目既能降低生產成本,有能獲得額外收益,水泥行業已有四個CDM項目獲得國家批準。

      7. 行業自律形成共識,價格協調規范市場

      北京、新疆、浙江、甘肅、江蘇、廣東、河北、南京等地都先后召開類似水泥價格協調會議,這些會議大多是由各地水泥協會牽頭組織的,這首先說明行業協會的權威在增長、價格協調運行機制逐步形成;同時也說明水泥企業都在做更理性地思考,價格調整是絕大部分企業的共同意愿。2006年水泥價格逐步回升,雖然市場需求是主要的,但在很多地區行業自律,企業規范市場行為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8. 水泥標準修訂完成,低端產品影響重大

      水泥新國標《通用硅酸鹽水泥》已經通過了全國水泥標準化委員會的審查,正在報批中,預計于2007年年中實施。新標準主要修訂內容是將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三項國家標準合而為一,在技術要求、混合材品種和摻量、合格判定等方面做了較大的變動,特別是在水泥品種劃分、混合材種類限定、取消P·O32.5、增加水泥出廠合格證內容等方面做了詳細規定。

      標準的制修訂工作是國家對行業發展實施調控的手段之一,不僅對產品的生產、質量保證有重要意義,而且對結構調整將有重要影響。取消普通硅酸鹽水泥32.5級品種對許多依靠生產該品種水泥享受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產生不利影響,這將弱化部分落后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二、2007年行業趨勢分析

      2007年的任務就是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又好又快”精神,貫徹落實國家為水泥工業制定的三份綱領性文件,繼續結構調整,加快重組步伐,逐步淘汰落后,推動循環經濟,提高行業效益。2007年在良好的國民經濟環境下,水泥行業將充分享用中國經濟增長的盛宴,前景看好。

      1. 投資拉動需求  產量增長趨緩

      據有關部門預測,“十一五”期間,我國GDP將以9.5%~10.0%的速度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幅度也將有小幅回落。2007年是“十一五”規劃實施的關鍵年,經濟發展的速度繼續處于高位階段,但走勢平穩趨緩,對水泥仍將有較高的需求,但總體增幅可能下降。區域化和城鎮化是未來5年中國的重要發展方向和目標,將成為促進水泥消費增長的主要動力。

      2006年新建的新型干法生產能力會在2007年得到發揮,市場將得到進一步調節。各省市區經濟發展的區域特性明顯不同,東南沿海一些發達省份今年已出現固定資產投資回落,而北部、中西部地區的一些省區固定資產投資卻保持在30%以上、甚至40%以上的旺盛勢頭,如吉林、安徽、河南等省。國家的宏觀調控、固定資產投資的變動、外部資源環境等,這些都會給2007年的水泥市場形勢帶來變數。

      2. 重組力度加大  淘汰落后加快

      預計2007年企業重組、并購、聯合將加快。為落實水泥產業政策和八部委文件的具體措施,由中國水泥協會組織評選推薦的一批國家重點支持水泥企業名單,已報送到國家發改委等有關部委會簽審批。名單一旦公布,勢必推動國內企業的重組并購。重點水泥企業將會在結構調整、重組兼并、整合市場、穩定價格、增強區域市場調控能力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同時,外企和外資也看好中國水泥市場,國內水泥市場整合力度會進一步加大。

      2007年水泥工業產業政策和八部委文件中的一系列措施將逐步得到落實。新修訂的水泥標準的實施和新一輪水泥生產許可證換發工作的開展,都對落后生產工藝給予嚴格的禁止和限制,這將對加快淘汰落后,調整產業結構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也給新型干法水泥帶來了發展空間。

      3. 如果兩稅合并  水泥企業受益

      以兩稅合并為核心的新企業所得稅法將要提交2007年全國人大通過。如果內外資企業的名義所得稅率統一為25%,意味著目前執行33%所得稅率的國內水泥企業實際稅負將下降,利潤將增加。即便水泥企業業績沒有自然增長,僅憑稅收改革就可以帶來8%的業績增長幅度。加之企業整合和一批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的投產所帶來的效益,因此預計,2007年水泥企業利潤將進一步增長。

      4. 循環經濟顯效  節能降耗加強

      近兩年一大批水泥企業進行了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改造,這些項目將在2007年得到較大程度的發揮。以替代水泥生產原燃料的廢物利用研究和生產試驗工作將得到國家的支持和行業內的重視。
近700條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總體能耗水平與國外先進指標尚有差距。為了落實完成國家 “十一五”期間要求降低20%能耗的指標,通過重點調查,標定檢測,進行生產線的能效評價工作已很有必要。

      5. 海外項目投產  水泥出口減緩

      2007年是國內承包的一批國外水泥工程相續投產的年份,是中國水泥工程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后顯示成績的一年。與國外大公司打拼國際水泥市場,雖然有些倉促上馬,取得經驗可貴。為保國外水泥工程質量,國家將會修訂出口水泥成套裝備目錄。

      近兩年水泥產品出口形勢良好,但人民幣連續走高升值;水泥出口退稅政策還會相應下調整,直至取消;水泥進口國的需求也在發生變化,這將影響水泥出口的數量。

      三、水泥工業發展應關注的幾個問題

      1. 結構調整的工作任務任重道遠

      落后工藝的產量還占一半,企業規模小、數量多、較分散、產業集中度低的狀況還沒有得到根本的扭轉。多數落后企業浪費能源、資源以及環境污染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2. 水泥利潤的地區性虧損要得到扭轉

      長期性的地區性虧損主要是結構問題,落后工藝較多,也有管理問題、市場問題。目前4個虧損省份虧損額近3億元,如果這幾個省利潤可以扭轉,全國水泥工業的利潤總額將會有更大的增長。

      3. 支持水泥工業進行循環經濟的政策法規有待建立

      利用水泥回轉窯處置工業廢物和城市垃圾,在國外有成熟的技術和完善的法規。我國部分水泥企業已成功的開展了這項工作,但政府尚未建立這方面的法規,尤其是在投資上、稅收優惠上缺少政策支持力度。

      4. 加強水泥產品、技術、裝備出口的管理

      要注重出口水泥和熟料的生產企業的管理,確保水泥出口的質量和維護市場秩序。

      要總結國外水泥工程承包的經驗和教訓,加強管理協調,注重工程質量,進一步提高國外工程的經濟效益。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yj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3-31 04:33:4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巨鹿县| 崇仁县| 南宁市| 金秀| 陈巴尔虎旗| 双峰县| 泸州市| 尤溪县| 布尔津县| 昌江| 都兰县| 乌拉特中旗| 廊坊市| 葵青区| 旬邑县| 阿拉善右旗| 库尔勒市| 大埔区| 德钦县| 内江市| 红安县| 长沙市| 庆安县| 孟州市| 武威市| 托克逊县| 鸡泽县| 崇信县| 武定县| 屯门区| 疏附县| 林芝县| 五寨县| 澎湖县| 临城县| 海晏县| 堆龙德庆县| 泰和县| 苏州市| 巴林左旗| 阿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