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水泥行業不僅總量過剩、結構失衡,而且存在行業集中度低的問題。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下,2005年下半年開始水泥行業大規模的戰略重組、市場整合不斷,并購主體呈現多元化。并且取得一定成效,2005年我國排名前10位的大集團水泥產量超過1.65億噸,市場份額由2000年4.4%左右提高到15%。盡管水泥產業集中度有所提高,但與世界水泥巨頭仍有相當差距。我國排名前10位的大型企業集團水泥生產總能力也只相當于世界水泥工業第一位的法國拉法基集團一家的產能。
而2006年這種行業整合更走向深入。比如中材料集團重組天津院和天山股份、祁連山收購大通河;時至年末,又傳出冀東水泥將收購秦嶺水泥,盡管并未證實,但種種跡象也可以說明,目前我國大型水泥企業集團資源整合步伐加快。然而,2006年所有行業整合案例中,最讓人記憶猶新的恐怕莫過于“中國建材9.6億人民幣購徐州海螺全部股權”。也正是徐州海螺的易主,預示著我國大的水泥企業集團資源整合帷幕正在拉開。國內水泥企業、特別是水泥龍頭企業也只有整合資源,提高生產集中度,做大做強,才有望在未來的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yj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