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燒成帶厚窯皮處理過程分享
一、調整前
本公司45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配套旋窯規格為?4.8m*74m,從1月15日開始到1月18日燒成帶11米到19米處逐漸出現長厚皮的情況,從筒掃上看最低溫度已經降低到128℃,已經嚴重影響到窯的正常生產運行。
厚窯皮形成后,窯尾煙室負壓由正常的-200pa左右升高到-400pa,影響到窯內通風,造成煤粉燃燒不完全,游離鈣不合格,產量下降,而且會在厚窯皮末端形成大球,球的形成會進一步加劇窯況的惡化,形成惡性循環,處理厚窯皮已經刻不容緩。在處理前筒掃圖片如下所示:
二、調整中
1、從操作調整。從1月16日開始調整,當時考慮到窯內缺氧,于是將高溫風機拉的較大,比投料量的用風量大3Hz,同時將煤管在窯截面位置由(0,0)調整到(0,-15)。經過一天觀察,發現并有好轉跡象,反而筒體最低溫度由調整前136℃下降到128℃。
看到沒有效果,于是改變調整思路。窯內形成厚窯皮除了與配料成分有關外,還說明窯內煤粉燃燒狀況不好,有不完全燃燒情況,于是調整思路重點放在煤粉燃燒狀態上面。
Ⅰ、本公司原煤工業分析數據如下所示:
使用本批次煤黑火頭較長,約80公分,為了縮短黑火頭,將煤管旋流器由0刻度往窯內進7mm,擴大旋流截面積。Ⅱ、在其他工藝操作參數不變的情況下,將煤磨選粉機頻率由41Hz加到41.5Hz。Ⅲ、將煤管放到窯外200mm處燃燒,位置保持不變。Ⅳ、將高溫風機拉風降低略比投料量大0.5Hz用風量,以此讓火焰不至于拉的過長,反而降低燒成帶溫度,也影響到煤粉燃燒。Ⅴ、由于頭煤送煤羅茨風機不是變頻控制,為了降低煤風用量及煤粉噴出速度,于是將羅茨風機放風閥由零開到15%。Ⅵ、根據煤管位置對窯皮影響調整原則“高短、低長、近厚、遠薄”,將煤管在窯截面位置重新調整,由(0,-15)調整為(15,45)。
2、從配料調整。從1月18日開始與質控部協商,調整熟料中液相量含量。配料調整前熟料分析數據如下:
配料調整后熟料分析數據如下:
調整后,熟料中氧化鋁含量降低0.23,液相粘度降低,同時液相量降低0.23。
三、調整后
調整后筒掃圖片如下:
經過上述調整,從1月19日開始厚窯皮逐漸變薄,厚窯皮處最低溫度也上升到181℃,窯況也逐漸恢復正常。
四、結束語
處理燒成帶厚窯皮的關鍵在于保證煤粉的充分燃燒,煤粉不能扎進料里。
編輯:敖思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