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建筑垃圾市場未來五年或將創造超4000億元的價值

辰于咨詢 · 2021-03-05 14:48 留言

建筑垃圾被稱為永不枯竭的“城市礦藏”,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實現資源化、減量化處理的資源。伴隨2018年開始的全國35個城市(區)試點,輔以相關政策支持和技術升級,越來越多元的企業磨刀霍霍,爭先入場,多年默默無聞的建筑垃圾市場正迎來“百舸爭流”的熱鬧景象,千億級藍海待掘。  

本文探討了中國建筑垃圾資源化市場的四大趨勢,以期為國內企業的未來發展,尤其是企業高管的決策與管理提供啟迪:  

建筑垃圾資源化市場空間巨大,資源化進程全力提速  

率先跑馬圈地、攻破四大壁壘的企業將打造先發優勢  

技術持續升級,低、中、高分級利用的模式逐漸形成  

收入穩定有保障,資源化產品發生價格戰可能性較小  

01  

建筑垃圾行業現狀  

我國建筑垃圾處置起步較晚,直到20世紀90年代,建筑垃圾的處理問題才開始引起相關主管部門的關注,并在1995年通過的《城市固體垃圾處理法》、2004年頒布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以及2005年頒布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對建筑垃圾處理作出相關規定。盡管之后陸續發布了多項相關政策,但由于監管執行不力,無序傾倒仍是普遍現象,絕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經任何處理露天堆放或簡易填埋,造成建筑垃圾處置隨意危害性大、循環利用率低、產品附加值不高等多重問題。  

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遲遲沒有進展的根本原因還是政策支持與監管不到位,加之前幾年建筑材料市場嚴重的供大于求,導致資源化產品成本倒掛,資源化企業無利可圖,產業鏈始終沒有打通,有處置能力的企業經常因原料缺乏導致“無米下鍋”,資源化產品則由于銷售渠道不暢、價格沒有競爭力等造成大批建筑垃圾再生廠成為擺設的“夢工廠”。  

漫漫長路終于迎來曙光。2018年3月,住建部在全國35個城市(區)開展建筑垃圾治理試點工作,全面提升建筑垃圾全過程管理水平,并計劃在試點基礎上全國推廣。地方性政策及相關細則隨之密集推出,對產廢企業的行為監管及處罰趨嚴,例如山西運城對違規傾倒處置建筑垃圾最高可罰款10萬元。與此同時,建筑垃圾資源化產品消納也出現轉機,伴隨2020年3月《關于促進砂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的出臺,建筑垃圾骨料替代天然砂石的趨勢更加明顯,在西安西咸北環線高速公路、河南機西高速、首鋼冬奧廣場周邊道路等施工現場,我們已經看到建筑垃圾骨料廣泛應用于橋臺、涵洞臺背、路床、路基、附屬設施等領域,應用量達千萬噸。  

受此影響,建筑垃圾項目近期出現大幅增長,據初步統計,2019年全國共釋放了包括收運、填埋、資源化在內的78個建筑垃圾項目,主要分布在河南、浙江、江蘇、北京等地區(見圖1)。  

02  

建筑垃圾行業四大發展趨勢  

趨勢一:建筑垃圾資源化市場空間巨大,資源化進程全力提速  

隨著城市化進程持續推進,我國新城區建設與老城區改造遍地開花,制造了大量建筑垃圾。一方面,建筑業房屋施工面積過去20年呈指數型增長,2018年達到141億平方米,產生了大量新建建筑垃圾;另一方面,我國現有建筑面積500億平方米,其中半數以上壽命小于40年,拆除建筑垃圾空間巨大。經估算,我們預計2020-2025年間建筑垃圾產量將保持7.6%的復合增長直至突破30億噸(見圖2)。  

除此之外,在政策、技術、市場等有力因素加持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比例也將全力提速。相比成熟市場,目前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不足10%,遠低于美國的70%、德國的90%以及日本的97%。如果資源化比例每年保持1~3個百分點的增長到2025年和2030年分別達到20%和30%,我們預計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市場的規模這兩個數字將分別達到1200億元和2500億元,期間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6.3%和14.0%(見圖3)。建筑垃圾資源化市場有望成為國內固廢行業一個收入過千億的新的增長點。  

趨勢二:率先跑馬圈地、攻破四大壁壘的企業將打造先發優勢  

長期以來,我國建筑垃圾市場表現低迷,僅有數百家小規模企業參與其中,且大部分為建筑垃圾運輸企業。彼時相關政策法規并不完善,大部分企業由于垃圾原料不足、產品質量不高、銷售渠道不暢等很難盈利。  

2018年以后,隨著相關政策法規爆發式出臺,吸引各類企業紛紛入場,建筑垃圾市場參與者變的更加多元(見圖4)。目前建筑垃圾市場參與者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以許昌金科為代表的中小型民營企業,以及以柳工為代表的設備制造企業,他們在市場早期就參與其中,手持一定數量的項目,具備一定的運營經驗;另一類是新進入者,主要是建筑類企業,也包括環保服務、環保技術、再生利用等其他類型企業,例如光大國際、首創環境等環保服務企業,從一般生活垃圾的處置橫向擴張至建筑垃圾領域,由于對該領域相對陌生,上下游價值鏈也尚未完全打通,仍處在占坑觀望的狀態;中建等已經進入或中鐵建等有意進入的建筑型央企巨頭,則手持巨資,本身是建筑垃圾上下游的直接參與者,縱向一體化發展的優勢將更加明顯。  

總體而言,建筑垃圾資源化市場目前仍為一片藍海。考慮到特許經營模式下該市場具有政策、區域、資金、經驗等壁壘,我們判斷,率先跑馬圈地、攻破壁壘的企業有望形成先發優勢,打造成為行業龍頭。  

政策壁壘:高,未獲得特許經營的企業難以開展相關項目。特許經營模式下有利于企業解決用地、融資、物料來源、成品銷售等一系列難題,保證項目順利開展,同時政府一般會承諾要求當地市政方面的工程建設優先使用該類資源化產品,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資源化產品銷售的后顧之憂。  

區域壁壘:高,一旦占有市場便具有排他性,一定時期和地域內其他企業很難進入。考慮到運輸成本和地方保護,建筑垃圾資源化產品也主要銷往當地,容易與當地的設計單位、施工單位打成一片,形成戰略聯盟。  

資金壁壘:較高,建筑垃圾成分較為復雜,資源化項目在配置一條分選處理線后,需根據最終產物類別建設多條對應的生產線;而在清運和處置環節,需要大量使用運輸自卸車、履帶移動式破碎機、履帶移動式篩分機、履帶底盤移動反擊式破碎設備等機械,投入資金較大,資金回收期較長,例如華東某縣級市某項目產能30萬噸/年,需建設4條處理線,計劃投資1.3億元,其中設備購置費用達4785萬元。  

經驗壁壘:較高,要想解決原料不足、資源化產品銷售不暢的關鍵問題,需打通建筑垃圾產業鏈上下游各環節,這對于一般企業而言挑戰較大。  

趨勢三:技術持續升級,低、中、高分級利用的模式逐漸形成  

一般性回填或加工成再生骨料等中低級利用是國內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主流方式,然而低級利用的資源化程度不高、產品附加值較低、再生產品收入有限等問題突出。從發達國家的經驗看,建筑垃圾行業的快速發展要以技術升級為基礎,例如技術升級后,美國70%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中,超過一半經過中級利用制成建筑用磚,廣泛應用于建筑物或道路建設,還有部分被加工為水泥、瀝青等深加工產品,取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  

好消息是:國內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技術正顯現升級趨勢,并在未來幾年有望進一步突破。例如2019年1月由同濟大學、北京建筑大學、青島理工大學、北京聯綠、昆明理工大學、上海山美、許昌金科等共同完成的《建筑固體廢物資源化共性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獲得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這是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領域首次獲得該獎項,代表了該行業的技術新突破。2020年3月,科技部發布了《關于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固廢資源化”等重點專項2020年度定向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也首次將“廢棄混凝土砂粉再生利用關鍵技術專項”納入其中。  

伴隨產業技術升級,企業將有更多的自由度對建筑垃圾進行分級利用,建議企業根據可利用程度和實際情況,規劃不同的技術路線。  

低端加工快速處理路線:資源化產品主要包括路基穩定材料等,需求量巨大,但是具有一定時效性,對處置設備的速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實踐表明,采用移動式或半移動式設備將為企業帶來更為可觀的經濟效益。  

中等加工常規路線:資源化產品主要包括混凝土和塊材制品等,當地銷售渠道是關鍵,企業需積極跟進當地工程項目信息,加強與政府主管部門、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的聯系溝通,讓政府主管部門、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充分了解產品性能,擴大產品應用范圍。  

深加工高端路線:資源化產品主要包括再生水泥、再生瀝青等,這些附加值高的創新產品將大幅提升建筑垃圾的使用價值,例如中部某企業攻克廠拌熱再生瀝青路面技術運用到表面層的技術難題,實現道路瀝青固廢的再生利用,降低了工程造價。  

趨勢四:收入穩定有保障,資源化產品發生價格戰可能性較小  

資源化產品的毛利率在各環保細分行業處于中游水平,一些企業如許昌金科2018年的毛利率可達38%左右。隨著相關配套政策強制落地,“使用者付費+政府可行性缺口補助”構成的建筑垃圾處理費收入在特許經營期內(一般為10~30年)安全有保障。例如維爾利、國投生態、上海建工近期聯合中標的閔行建筑垃圾項目,中標單價66.5元/噸,其中46.36元/噸為使用者付費,由閔行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代收,有效的保障了項目收入,除此之外的政府可行性缺口補貼則進一步提升了項目整體收益。  

與此同時,較高的區域壁壘,配套當地政府市政工程優先采購的優惠政策,使建筑垃圾資源化產品的原料有保障,而且發生價格戰的可能性較小。例如2020年1月進行招標的沈陽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特許經營項目(一期)規定:特許經營協議生效后,以建設地點為中心45公里半徑范圍內的建筑垃圾處置由項目單位負責;許昌金科資源化產品的主要客戶為當地城市道路、游園、廣場、水利工程等建設單位以及部分房地產企業,主要通過政府采購或部分市場銷售完成,不太容易受到其他競品干擾,價格也相對穩定。  

結語:未來五年將創造超4000億價值的建筑垃圾市場大幕正徐徐開啟,藍海待掘。可以預見的是,越來越多元的企業將加大投入,置身其中。盡管商業模式仍待明確、技術升級仍需時間、產業鏈打通仍有變數,但率先跑馬圈地,攻破壁壘的企業有望形成先發優勢,打造成為行業龍頭。誰將成為最后的王者,讓我們拭目以待。

編輯:李佳婷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3-25 09:42: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淳县| 南雄市| 陵水| 南平市| 静宁县| 平罗县| 周宁县| 华坪县| 湘阴县| 嘉义县| 枝江市| 曲麻莱县| 尤溪县| 达州市| 张北县| 鄂州市| 池州市| 泸溪县| 昭平县| 东莞市| 寿阳县| 东乌珠穆沁旗| 监利县| 德钦县| 民乐县| 庐江县| 长泰县| 陈巴尔虎旗| 分宜县| 利津县| 沅陵县| 汉寿县| 漠河县| 连云港市| 高安市| 内黄县| 章丘市| 上犹县| 姜堰市| 磐石市| 沁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