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高起點 志在大作為——港源水泥科學發展探秘(四)
每逢鎮中小學舉辦慶典活動時,公司都要撥出專項資金提供贊助。還為當地在校大學生提供暑期實習和培訓機會,兩年來共有70多名當地大學生受益。許多學生大學畢業后主動聯系來公司工作,公司都盡最大可能地優先接收,兩年來共接收當地大學畢業生37名。
制定遠景規劃,積極推動新農村建設
港源水泥二期項目落戶莒縣東莞鎮,周圍全部是荒山丘陵、瓦礫石場,不占用農民一分耕地,有效保護了農民利益。同時,為推動當地新農村建設,根據二期工程建設規劃,主體工程建成后,計劃整體搬遷兩個村莊,投入資金2000余萬元為村民建設公寓樓,優先吸納當地村民就業,并不斷完善村居設施,徹底改變周邊人文環境,實現農村生活城市化。而且,在二期工程所在地,港源水泥有限公司計劃出資建設一所"港源希望小學",徹底解決當地孩子入學難的問題,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港源水泥積極參與當地和諧社會構建活動,受到了當地村民的支持和擁護。每年春節、中秋,村民們都自發地為公司的員工送來大米、蘋果、豬肉等慰問禮品,并在通往公司的交通要道上,為企業安裝了路燈,方便了員工生活。港源水泥努力為群眾謀利益,與當地村民和諧發展、共榮共處的做法,為企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對外形象。
項目的帶動作用是如何發揮的
港源水泥項目的落戶,為莒縣臨港工業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的活力,使莒縣成為日照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同時,對我市水泥產業結構調整和莒縣相關產業的帶動,也發揮了良好的作用。
對我市水泥產業結構調整的帶動作用
國家對水泥產業結構調整的目標為:到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比重由40%提高到70%,累計淘汰落后生產能力2.5億噸。從目前山東省水泥企業結構組成來看,2005年全省水泥完成1.41億噸,其中新型干法水泥4520萬噸,比重僅占32%。山東省"十一五"發展目標為水泥產量1.6億噸,新型干法水泥比例占70%,可見發展空間巨大,我市水泥產業結構調整面臨重大課題。
港源水泥在港口建設200萬噸/年粉磨站一座,已于今年8月份投產。加上一期工程已配備的兩臺150萬噸/年水泥磨,港源水泥現已達到水泥年粉磨能力350萬噸規模。二期工程建成投產后,水泥年產量將達到600萬噸,占到了我市旋窯水泥年產總量的較大比例,將有力地改變我市水泥產業的結構現狀,極大地提升我市在全省水泥建材工業發展格局中的地位,而且對我市今后水泥產業結構的進一步調整產生積極的帶動作用。
進一步增加港口吞吐量,為推動港口創建世界級大港作出貢獻
港源水泥作為臨港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托全國水泥大港的獨特優勢,使本來銷售半徑很小的水泥市場擴展到全球,因此產品的市場定位主要為國際市場。而且,港源水泥熟料生產基地離港口不足70公里,具有獨特的運距優勢,大大降低運輸成本,是國內少數具備此種優勢的水泥企業之一。今年5月份,港源水泥成功進入美國市場,引起世界前四位水泥生產貿易巨頭拉法基、西邁克斯、海德堡、侯西姆等企業的高度關注,紛紛派員前來考察、洽談業務,港口優勢效應迅速凸顯。根據國際市場開拓情況和發展現狀,二期項目建成后,年可增加港口吞吐量300-400萬噸,將為"十一五"期間,日照港建設世界級水泥大港目標的實現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對當地相關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
石灰石作為企業生產的基礎性材料,其產業拉動具有較高比例。港源水泥每天有上萬噸的石灰石從四面八方源源不斷地運進來,又有幾千噸的水泥或者熟料運到港口,實實在在地帶動起當地物流運輸等相關產業的大發展,一批與水泥工業相配套以及產業延伸的現代工業如礦山開采、物流運輸、大型水泥攪拌站等項目相繼在這里籌建。此外,港源水泥項目還將拉動建筑業、新型建材業、商貿流通業、餐飲服務業和旅游資源開發等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直接就業崗位1000多個,間接就業崗位近3000個。由此,莒縣將形成水泥為主的新型建材工業經濟支柱,并推動第三產業發展,形成莒縣經濟結構的又一支柱。
港源水泥項目告訴我們:企業發展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這是企業建立百年基業的基石。
港源水泥項目的實踐同時表明,民營企業必須強化三個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政治責任;要始終堅持對四方負責,即始終對國家負責、始終對社會負責、始終對企業負責、始終對職工群眾負責。做到以上幾點,民營企業完全能夠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yj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