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評論(0)
我們通過增加富氧,一次空氣采用富氧空氣,也能夠加快煤粉的燃燒、提高燒成帶的溫度。這樣,總的煤耗就能降下來。
水泥行業在有很多環節可以促進實現碳減排、碳中和的目標。(點擊視頻鏈接 帶你一分鐘了解碳中和)
例如原料替代、燃料替代、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預燒成窯爐技術等。
單從水泥窯系統而言,西南科技大學教授齊硯勇認為有兩種途徑可以起到作用。
齊硯勇認為,現在幾乎全國所有的水泥生產線都有余熱發電,余熱發電大概抽走了每噸熟料14公斤標煤的熱量。所以如果能把14公斤標煤盡量的降低,那減碳還是很有前景的,這是方法之一。(點擊鏈接 回顧“水泥窯系統參與碳中和的第一個方法”完整視頻)
降低碳排放的另外一個方法是富氧燃燒,目前富氧燃燒在國內成功的案例已經越來越多。“很多人和我討論過,氧氣本身沒有熱量,為什么通到水泥窯里去,就會起到節能、節約燃料、提高產量以及改善熟料質量等作用?”齊硯勇說,其主要原因是,水泥生產線煅燒這段工序中,產品要合格,實際上是游離氧化鈣能夠被吸收,達到合格控制的指標。游離鈣的吸收,更主要是取決于燒成帶的溫度。如果燒成溫度高,化學反應的速度會大大增加,也就是說,回轉窯不用那么多煤,如果能達到比較高的燒成溫度,能量就會節約下來。
“所以,這不僅僅是熱力學的問題,也是動力學的問題。如果我們通過提高二次風溫度,用更細的煤粉或者燃燒特性更好的煤,也可以起到提高燒成帶的溫度的作用。但是這個能力是有極限的,所以我們通過增加富氧,一次空氣采用富氧空氣,也能夠加快煤粉的燃燒、提高燒成帶的溫度。這樣,總的煤耗就能降下來。具體地講,回轉窯可以不用那么多煤炭,煤耗就下來了,產量也能上去,相對的一些熱損失就會降低。”
“再比如,一級筒帶走的煙氣量,用煤量少了,煙氣氣量少了,一級筒出口的溫度也會降低,表面散熱也會降低,這樣就達到了降煤耗的作用,也就是碳排放降低的作用。”齊硯勇表示。
總的來說,碳達峰、碳中和對我國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水泥行業需要在投資調整、工藝技術改進等方面作出改變,才能開啟綠色發展的新格局。
編輯:何欣然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僅供參考與交流,不代表水泥網的觀點和立場,且不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② 如有侵權及投訴等問題,請聯系水泥網處理(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