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大國最需要的是什么?答案是水泥
基建大國最需要的是什么?答案是水泥。
目前,我國水泥產量已經達到全球產量的60%,邁向水泥強國。
六十年代起,我國開始深入研究水泥生產設備,水泥產量的一路攀升,也見證著我國基建的興起之路。
我國國家級水泥研發基地——中建二局中國建材(合肥)技術中心項目全面封頂!
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亞洲最大水泥和工藝裝備研發基地。項目坐落于第三個全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城市——合肥,占地面積5.5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1.27萬平方米,包含技術中心總部樓、綜合樓、3座科研平臺共5棟單體樓,預計于今年6月竣工交付。
創新高地!推動我國邁向“水泥強國”
水泥行業已經邁進高質量發展階段,要將水泥研發做優做細離不開優質創新平臺的支撐。作為未來研發水泥的技術中心總部、學術交流中心以及科研平臺等,項目建成后將助力合肥打造國家級科學中心,推動我國從“水泥大國”邁向“水泥強國”。
建材行業的“中央研究院”
中建材(合肥)技術中心項目將遷入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所屬的國家級、省級、市級的院屬科研機構,并將合肥院現分散在不同地方的試驗平臺、試驗系統、實驗室等設備設施搬遷至技術中心。
項目將堅持以研發為核心,裝備為載體,實現技術工藝的深度協同,形成強有力且整體化的競爭優勢,促進全產業鏈業務板塊連接通道的有機融合,打造集群化的全產業鏈綜合服務體系,推動水泥行業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原研發中心試驗基地內部圖
特種水泥的“兵工廠”
圍繞綠色化、特種化、功能化等方面,項目將調控特種水泥與水泥基材料性能,進行高強度、高熱穩定性、高抗寒、耐強腐蝕、低密度等關鍵性能技術研究,使其適用于深海、高寒、鹽堿等極端惡劣環境的軍民設施建設。
此外,項目還將探索3D打印關鍵材料——新型玻璃基光纖與混凝土材料耦合技術,聚焦3D打印核心工藝研發及標準體系建設,創建智能、綠色、安全的建材-建筑新模式。
建筑材料的“綠色質檢中心”
作為國內建材極具規模的第三方檢驗機構,國家建材檢驗認證集團(CTC)華東中心將入駐技術中心項目,立足安徽、輻射全國,為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等提供能耗審計、裝備檢測、工藝改進、減排改造、提高產能等提供準確可靠的基礎數據和技術方案,推動建材行業節能減排、綠色生產。
國檢集團大樓實圖
打破壁壘!打造國際水泥研發中心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項目將匯集當地豐富的科教資源,依托“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雙節點城市地位優勢,與各高校及科學院展開深入合作,將各種高新技術廣泛應用在水泥工業技術裝備上,推進水泥生產過程中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打造全新的智能制造分中心、標準與信息化中心、國際優勢產能合作中心、數字建造工程技術中心、數值模擬試驗中心、培訓中心,實現我國水泥工業的轉型升級。
博士后工作站效果圖
世界水泥協會(WCA)將在項目成立水泥國際實驗室和研究中心,為WCA會員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服務。項目將有效打破技術壁壘和內部屏障,實現數據互動,為會員企業科研成果轉化提供合作研發平臺,在節能降耗減排、環境保護、資源利用、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打造具有國際影響的高層次人才聚集中心。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