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將達70%
發改委昨天正式發布《水泥工業產業發展政策》(下稱《發展政策》)和《水泥工業發展專項規劃》(下稱《專項規劃》),明確提出,到2010年,先進的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要從現在的45%提升到70%。至此,我國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水泥工業產業政策。
據《專項規劃》測算,在今后較長一段時間內,我國水泥消費仍將繼續保持在較高的水平。預計2010年水泥年需求量將達到12億噸,2020年將維持在13億噸左右。目前,中國水泥年產量為10.6億噸,約占世界的48%。
近幾年來,我國水泥工業發展中也出現了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生產力布局不合理,整體發展粗放,工藝水平落后,資源、能源消耗高,污染嚴重,產業集中度低,技術創新能力不強,低水平能力過大等。有些問題還相當嚴重。
發改委數據顯示,2005年,全國水泥企業有5078家,企業平均規模只有20萬噸,水泥產量1000萬噸以上的企業集團只有10家,水泥綜合能耗比世界先進水平高40%。
此次出臺的《發展政策》明確規定了鼓勵什么,禁止什么,發展什么,對限制盲目增加產能和淘汰落后能力也有具體的要求。不僅提出了行業準入門檻標準,也通過嚴把土地和銀行信貸兩個閘門來規范投資秩序,把管理的關口前移,有效地防止盲目投資和低水平擴張。
發改委明確要求,2008年底前,各地要淘汰各種規格的干法中空窯、濕法窯等落后工藝技術裝備,進一步削減機立窯產能,有條件的地區要淘汰全部機立窯。各地要依法關停并轉規模小于20萬噸、環保或水泥質量不達標的企業。到2020年,水泥企業數量減少到2000家,生產規模3000萬噸以上的達10家,500萬噸以上的達40家,基本實現水泥工業現代化。
《發展政策》還對外資進入水泥行業作出明確規定。對于外資總投資(包括增資)1億美元及以上水泥建設項目由發展改革委核準。國外產業資本、金融資本對國內水泥上市公司的股權收購,超過1億美元以上的并購協議,須經國家投資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生效。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yj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