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清遠:中國水泥之都悄然崛起
自4月份臺泥(英德)水泥有限公司第一期竣工典禮后,總經理楊振發一直很興奮,他說,我們第二期的兩條線已經上馬,4條生產線全部投產后可以年產900萬噸水泥。而另外一家落戶英德的超大型水泥企業海螺集團,更以超常規的速度連續投產7條生產線,年產能達到1300萬噸。如今,由兩家超大型水泥企業就已經托起了英德年產超過2000多萬噸的水泥生產能力。
去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到英德考察時,對該市充分利用山區資源,大力發展新型干法水泥工業,促進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做法給予充分的肯定。清遠市委書記陳用志的策略,就是要在石灰石資源豐富的清遠地區有重點地發展水泥產業,實現產能達到4000萬噸,實現廣東水泥“三分天下有其一”,打造“中國水泥之都”。
水泥曾給英德帶來夢魘,也是經濟發展的希望所在
對于英德人來說,水泥是他們的歷史,也是他們的希望所在。
英德市經歷過水泥帶來夢魘。2003年,英德水泥污染嚴重的立窯及濕法生產能力占產業總能力的85%,其中近半數的水泥企業分布在人口較集中的市區周邊。環保設施投入不足給城市帶來了污染,加上在結構、規模、效益及資源利用等方面存在不少問題,造成競爭能力弱,資源利用率低,企業效益差,上世紀90年代后期,大部分水泥企業都出現了嚴重虧損,成為政府的一大包袱。
然而,英德擁有發展水泥產業的資源優勢,豈能抱著“金飯碗”去討飯?舍棄還是調整,全在決策者的一念之間。
2002年,英德作出了調整發展思路、立足招商引資、做強做大水泥產業的決定。“一定要引進具有先進生產技術,資金實力雄厚的大型水泥企業進英德。”
利用資源、能源、交通、區位等諸多優勢,不斷完善投資環境,英德很快吸引了著名的水泥生產廠商前來洽談投資。2003年1月,產能規模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六的我國最大的水泥企業集團——安徽海螺集團與市政府簽訂了建設大型水泥(熟料)生產基地的合同,并收購了英德龍山水泥有限公司和龍尾山水泥廠,成立了英德龍山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同年6月,臺灣最大的水泥廠商臺泥集團也與市政府簽訂了相關合同,并收購了觀音山水泥廠,兩家超大型水泥企業落戶英德。英德水泥產業進入了發展的“拐點”。
引進新法工藝,水泥產業步入可持續發展軌道
在一般人印象中,傳統水泥廠不外就是濃煙沖天、機聲隆隆、灰塵漫天。但走進海螺或臺泥的廠區,卻是另一番景象:聽不到機器的轟鳴聲,聞不到刺鼻的煤煙味,看不到橫流的污水。雖然廠區內矗立著兩個高大的煙囪,卻看不見有濃煙冒出,只有白色的水蒸氣在輕飄飄地往上冒。
氣勢恢弘的廠區內工人寥寥無幾。在企業生產管理的核心——中控室,穿戴整齊的工人通過計算機,遙控操縱著整個工廠的運行。整個操作間窗明幾凈,十多臺電腦屏幕上正顯示轉窯的運行情況、窯頭看火、廠區環保、原料輸送等。
“相對于傳統立窯水泥廠的工藝技術,海螺和臺泥采用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無疑是一場革命。”英德市經濟貿易局局長任大偉曾擔任過多年水泥廠廠長,被臺泥英德公司負責人稱為“水泥專家”,對于水泥生產了如指掌。
據介紹,這些先進的生產工藝具備相當高的自動化程度,年產200萬噸只需200人左右,全員勞動生產率可達1萬噸/年,足足比傳統工藝高了10倍!其次是節約能源。傳統立窯標準煤耗為每生產1噸水泥熟料,需標準煤耗140公斤,而新型干法只需110公斤,每噸節約30公斤。執行環保標準高。整個工藝流程密封,環保和綠化的投入占總投資的近30%(傳統的只占5%-8%),性能卓越的電收塵器和袋收塵器,使廢氣含塵濃度保證在國家一級排放標準允許范圍內。對于強噪音車間,采用封閉式廠房,高噪聲源設備進行消聲處理。而水更是實現零排放,工業用水可以循環使用。
此外,企業還利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余熱發電,一臺日產5000噸的新型干法窯,可以安裝9000千瓦裝機的發電機組,相當于投資1個大型水電站,同時具備投資成本低、水泥質量穩定等優點。
“英德采用新型干法工藝,并向大型化、規模化和集團化方向發展的水泥生產模式,使水泥產業步入了可持續發展的軌道。”英德市委書記許國一語道破。
一個產業帶旺一片地區,成為經濟高速發展的引擎
據水泥行業專家分析,隨著廣東省大量基礎設施體系的建設,城市建設布局的大規模調整和城市集團的形成,水泥需求在2010年以后仍處于上升時期,約為1.2億噸,其中珠三角地區需求量為9000萬噸至1億噸。
而英德水泥基地的建成,不僅可以促進廣東水泥產業的結構調整,滿足本省25%左右的水泥需求,還可有效減輕珠三角地區的資源和環境壓力,實現全省水泥工業的合理布局。
對于英德來說,好處遠不止經營效益,大型企業的多元化經營拉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這些項目已成為英德高速發展的引擎。
據了解,僅海螺集團在英德投資水泥、PVC型材和塑料包裝及五星級海螺國際大酒店等項目,總計金額超過45億元。一個企業帶旺一個地區,據測算,僅水泥的每條生產線每年就能為英德提供1500萬元可支配財力,而且拉動英德運輸業、服務業和房地產業等行業的發展,對該市縣域經濟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2004年,英德GDP增長18.2%,2005年起以高達25%以上的速度增長,今年頭8個月財政收入同比增長68%,多項經濟指標達到或超過清遠市南部高速發展縣(區)水平。其中,海螺3大工業項目完成產值4.05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36.7%,推動工業總產值增幅上升72個百分點。
有關負責人表示:“到2010年,英德將形成新型干法水泥生產能力4000萬噸生產規模,成為廣東省乃至全國規模最大、最具市場競爭力的新型干法旋窯水泥。同時,全面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使英德新型干法旋窯水泥市場占有率達到廣東消費量的30%以上。”
清遠打造“中國水泥之都”的夢想,正在一磚一瓦的建設中悄然實現。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guest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