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水泥市場 乍暖還寒
北京從2002年到2005年連續三年市場行情比較低迷,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水泥產量除2004年增速明顯外,基本變動不大。由于聯動效應,銷售收入、銷售成本、利潤總額也呈現出與水泥產量相似的走勢。
值得留意的是,由于連續的低迷,迫使企業采用賒帳方式,從而致使應收賬款有所增加,但應收賬款增速從2003年后呈現出逐年遞減的趨勢。與此同時,水泥庫存呈現出逐年下降趨勢。表明市場內需求開始增加,企業流動比率有所上升,行情出現向好跡象。
截止到今年7月,北京市場轉暖行情進一步顯現。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增長帶動水泥產量隨之上揚,銷售收入、銷售成本、利潤總額都呈現出加速上漲趨勢,應收賬款繼續維持負增長,但主要受雨季影響(7月份北京地區降雨27天),另外也不排除水泥產量激增的影響,水泥庫存呈現出自2002年以來的首次上升趨勢。
持續低迷之后這次北京市場的復蘇,主要原因有:
其一,奧運臨近,水泥需求有所增加;
其二,北京作為成熟市場,已經歷過市場的初步整合。今年北京金隅集團首先對內部企業進行整合,水泥統一銷售。北京水泥協會積極配合對北京市場的整合,多次組織在北京地區的水泥企業召開市場營銷會議,使大企業對市場的認識趨于一致;
其三,北京周邊市場受當地經濟啟動的影響,水泥需求量加大,價格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對北京市場的壓力;
其四,連續三年的低迷行情,致使大部分外地進京企業退出北京市場,競爭壓力有所減緩。
上述原因使區域效應開始顯現,利潤總額大幅飆升。
正在逐步走出低迷的北京市場,依然面臨應收賬款比例過高(全國之首)的尷尬境遇,在市場行情低迷時幫助很多企業維持到今天的這個“殺手锏”如今也成為壓在很多企業心頭的一塊大石。也許,在北京市場轉暖的今天,加大資金回收力度,才是企業能否迎來真正春天首要解決的問題。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yj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