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真的是海南最大的敵人
近日,海南旅游局發布消息說,今年春節三亞接待了74萬游客。他們人均消費3700元,排全國第一:
是第二名蘇州的三倍。
公告里一片喜氣洋洋,但翻了翻以往的數字,子姨卻覺得有些不對勁。
2019年春節,三亞接待了99.65萬客人,旅游收入103.85億。也就是說,相比2019年三亞游客少了25萬人,但收入則足足少了70億,人均消費也驟降:
從1萬多元降到了3700元。
再仔細看看今年的統計數據,答案就出現了。今年來三亞過年的74萬人中,有55萬人是過夜的,但只有28萬人是住酒店的:
其余的27萬人,住在非經營性住宿單位。
也就是住在自己家里。這部分人群基本沒給三亞貢獻什么消費,七天人均消費844元。
換句話說,買了海南的房子,就不再會買其他東西了。
而其他來過年的人,很多也是直奔售樓處。這個春節,海南的中介們深深地體會到了什么叫鮮花著錦,烈火烹油。
三亞碧桂園海棠云墅項目售樓處人滿為患。各位銷售放棄了過年,在人群中來回忙碌穿梭。有中介從初一到初七,一口氣接待了五六組客戶,但面對一直源源不斷看房客,也只能把客戶分給同事。
一位杭州女游客,在大年初三和置業顧問聊了半個小時后,就同意了看房邀約。在初四便成功認購;一位65歲的黑龍江客戶,在初五加上銷售微信,第二天跑了兩次工地就下定了…
他們買的,都是六七百萬的房子。
其實,每年春節都是三亞樓市的旺季,但往年一名銷售,整個春節也就接待一兩組客戶。而今年,只是海棠云墅這個只有200多套房源的項目:
一天就能賣掉大約20套。
不只在三亞,海口很多樓盤,買房需要幾十萬的茶水費。這三個字,子姨已經好長時間沒有聽說過了。
比如備案價是1.7萬/平的恒大美麗沙,需要額外繳納18萬元的“認籌金”;長弘·御府項目要求提供10萬到25萬不等的服務費;慶豪天悅需要購買裝修包+21萬的車位。
根據限購規定,外地戶籍人口在海南購房,要繳納兩年個稅或社保。不過,開發商的智慧是無窮的。
子姨了解到,三亞包括碧桂園海棠云墅、天驕海棠灣、海棠潮鳴等項目在內的絕大部分樓盤,都可以采用補繳個稅、延遲網簽的方式購房。
客戶只要七天或者分期在三個月內繳清全款,就能和開發商簽訂一份:
草簽協議。
兩年后,客戶擁有購房資格時,開發商會退回全部購房款,并重新簽訂正式購房合同,客戶再將錢打入監管賬戶。
海棠灣的某醫療項目,醫院還沒建起來,就以等額醫療卡的方式開始賣配套住宅了。
延遲網簽、茶水費、捆綁精裝修,這些曾經在環京樓市最火熱時候出現的事情,在海南上演了。
經歷過環京樓市崩塌的朋友肯定清楚,一旦政策收緊、樓市下行或者開發商出現現金流問題,客戶憑借一份草簽協議,很難再把房子退掉。
但大家相信海南樓市,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一項政策——從去年3月8日起獲取的土地實行現房銷售,新出讓用地預計最早2022年可供貨入市,海南中短期住宅新增貨量斷檔明顯,住宅產品稀缺度上升。
去年,海口的住宅用地是以保障性住房用地為主,純商品住宅用地僅為6%。
三亞更“激進”,2020年,三亞全年出讓土地48宗, 但其中35宗都是以劃撥方式供應,主要用于科研體育、醫療衛生以及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等。
而僅有的8宗住宅用地,也全部用于安居房建設。也就說:
整個2020年,三亞普通商品房項目用地是0供應。
未來海南的商品房項目會越來越稀缺。過去一年,三亞不少項目,房子總價都有幾十萬的上漲。比如海棠華著,過去一年每套總價漲了200萬左右、海棠潮鳴漲了50到100萬…
春節前,海南就打擊整治過一批捆綁銷售、捂盤惜售、規避限購騙取購房資格的項目。很明顯,海南島頂層規劃的美好未來中,并不包括房地產這位成員。
三亞今年的旅游數據也充分說明,賣房一時爽,但旅游就很尷尬了。人們只要在海南買了房子,旅游消費就非常低了。
一位海南中介說,海南自貿港會在2025年封關,到時候這里的房價是要向香港靠攏的。但子姨記得,海南省的領導去年介紹自貿港總體建設方案的時候,也說過:
房地產曾經有過的歷史上帶來的風險,幾起大起大落的風險,可以說在自貿港政策發布后不會再出現。
編輯:劉群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