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新中求發展——滇西水泥公司的興企之路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企業發展壯大的重要法寶。云南紅塔滇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來,堅持把發展的支點放在自主創新上,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創造出令人矚目的經營業績:年生產能力由30萬噸提高到150萬噸,一躍成為大理州建材支柱產業的排頭兵和云南省建材大戶;連續3年榮獲“云南省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連續兩年榮獲“云南省名牌產品稱號企業30強”,還被列為“云南省首批清潔生產試點企業”、“云南省首批安全生產示范企業”。
制度創新,牽住改革的牛鼻子
國有企業改革關鍵是徹底打破舊的利益均衡機制,進行制度創新,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走股份制道路、多渠道籌資,為公司走出困境、發展壯大注入了新的生命源泉。1993年在工廠面臨停建緩建的緊要關頭,工廠大膽躍入投資體制改革浪潮中,于1993年7月率先在云南省建材行業實現了股份制企業改造。落實了資金來源,滇西水泥公司向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為保證一期工程的順利進行,及二期、三期工程上馬,實現工廠規模經濟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股份制建立后,滇西水泥公司領導們就清醒地認識到舊的管理體制不可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于是他們從組建之始就按照市場經濟模式運作,在整個經營管理體制上完全跳出計劃經濟舊體制模式。實踐證明,滇西水泥公司的改革是成功的。沒有當時雷厲風行的改革,就沒有今天這個成功的現代化企業。
技術創新,形成核心競爭力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科技創新對企業來說,則是獲得競爭優勢的第一推動力量。公司在生產工藝路線和裝備選型上,瞄準世界先進水平,率先在云南省采用新型干法水泥生產技術,從德國、法國、美國、日本、瑞典等引進了多項國際先進技術和裝備,主要工序全部實現自動化。特別是2001年建成投產的第三條生產線,在設計思路上更進一步突出了技術裝備的先進性,大量采用新技術、新裝備、新材料,其中最為關鍵的自動控制系統采用了現場總線和現場智能儀表,這在國內水泥行業還是第一家。
為了解決好由科技優勢向產品優勢、競爭優勢轉化這個問題,公司在消化引進技術的基礎上,一直十分重視調動廣大工程技術人員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在技術進步中的作用,依靠他們對生產線上的薄弱環節進行技術革新和改造,依靠他們開發研制新產品。
管理創新,搭建科學管理平臺
滇西水泥公司近年來把貫標、搞認證、創名牌、增效益,作為實施管理創新、取得市場準入條件的突破口,狠抓落實。2003年通過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實現這三個體系的整合。
滇西水泥公司創造性地提出了將三個體系進行整合,建立一體化管理體系的方案,即把三個管理體系的共性要求進行合理的合并,編制一份共用的管理手冊,對各部門在體系中的職責和任務進行系統的規定。在程序文件編制中,兼顧共性和個性兩方面的要求,對每個標準特有的要求單獨編制程序文件進行規定,對文件管理、記錄管理、體系審核等共性要求編制共用的程序文件。這樣一來,一套文件同時滿足了三個體系的要求,一份記錄同時用于三個體系審核的證據,一次內審同時覆蓋了三個體系的規定。
滇西水泥公司通過文化建設夯實企業管理的基礎,如開展文藝匯演、球賽、書法繪畫攝影展等,重視抓深隱層次和高新層次的科技型、知識型、思想型的企業文化活動;同時開展如知識競賽、培訓以及發動職工提合理化建議、撰寫專業論文、開展技術革新等。
創新是一項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工作,各個創新環節也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guest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