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家水泥企業啟動超低排放改造,陜西咸陽生態為民交出高分卷
今年以來,在旬邑縣境內不同地點,分別有游客和村民發現并拍攝到了金錢豹的身影;咸陽湖景區有不少攝影愛好者和群眾拍攝大量水鳥,白鷺、沙鷗、翠鳥等在湖畔濕地徘徊覓食的景象……
金錢豹、白鷺等野生動物種群數量的增長,是我市生態環境變優向好的體現。綜合整治、生態修復,萬畝水面、萬畝綠地、萬畝花的建設完成,咸陽優質的生態環境,吸引了大批不同種類的野生禽鳥繁衍生息、落戶棲息,美麗的咸陽多了一些生機與靈動。
4家水泥企業啟動超低排放改造、完成清潔取暖改造18.6萬戶、新建成5個機動車遙感監測卡口、清理“三堆六亂”25萬處、取消67家單位在咸招投標資格、1—8月空氣質量優良天數153天……幸福感不斷提升的背后,是全市上下持續發力,協同作戰,合力攻堅,做大做強做優生態文明的結果。
科學施策——著力解決環境突出問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全市上下牢固樹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堅持分工協作、密切配合、同向發力。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分別從政策、法規、實施、專題調研等,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調度工作機制常態化。秋冬季期間,實行雙周調度,邀請“一市一策”專家團隊分析空氣質量狀況,累計召開會議7次。逐項通報藍天保衛戰重點任務進展情況,月度空氣質量改善情況末位縣市區及重點工作滯后的市級部門表態發言,有效傳導工作壓力。
周日環保專項督查實打實。由市級分管領導帶隊,采取不打招呼、不預設路線、小分隊隨機檢查方式,針對大氣突出問題每次選一個縣或經濟開發區,實行“五看”“三報”工作機制,現場發現問題、現場劃分責任、現場研究措施、現場進行約談。
“三化”管理提質量。日常管理精細化,環境質量每日算賬、每微克爭取,形成“實時預警、問題排查、督辦整改”快速反應機制。技術支撐信息化,重點工業企業及重點餐飲單位加裝配電監管設施,實時監控企業治污設施運行情況,建成運行了316個熱成像攝像頭。目標管理清單化,對重點任務逐項明確目標、時限、標準、責任部門及縣區,實行動態清單管理,確保工作任務落實落細。
標本兼治——全力打好三大保衛戰
機制全、責任實、措施詳,社會共治的格局已全面形成。結合全市實際,全民參與開展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解決群眾關切的生態問題,讓群眾盡享生態紅利。
高位推進藍天保衛戰。堅持把大氣污染防治作為重中之重,赴周邊城市及京津冀地區考察學習,形成《2021年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措施及科學謀劃“十四五”期間治理思路的報告》。制定實施“奮戰三季度、五控保藍天”方案、臭氧污染天氣管控方案等,進一步升級管控措施,堅持“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六措并舉。截至目前,督促4家水泥企業啟動超低排放改造,完成清潔取暖改造18.6萬戶,新建成5個機動車遙感監測卡口,查處違規運輸“黑渣土車”100余輛。累計立案處罰違規工地172家,取消67家單位在咸招投標資格,清理“三堆六亂”25萬處。
提標打好碧水保衛戰。實施“一河一策”“一斷一策”,重點推進涇河、泔河、清河等河流綜合治理,水環境質量不斷提升。累計劃定水源保護區284處,完成549個行政村農村污水治理。1—7月,21個斷面中Ⅰ-Ⅲ類16個,占比76.2%,無劣Ⅴ類斷面。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
穩步推進凈土保衛戰。持續推進土壤污染調查,對發現的35個疑似污染地塊實行動態管理;嚴格建設用地準入管理,將6塊新增變更用途地塊納入全國污染地塊管理系統;加強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秸稈綜合利用率91%,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率91%、污染設施配套率98%,化肥、農藥使用量保持零增長。1—7月,全市土壤環境保持安全穩定。
創新機制——環境治理能力穩步提升
“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根本出路就在于創新,關鍵要靠科技力量。”針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突出短板,咸陽不斷加大資金投入、政策支持力度,使現代環境治理能力穩步提升。
污染防治法治化、精準化。扎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職責明確、邊界清晰、行為規范、保障有力、運轉高效、充滿活力的執法體制基本建立。累計核發排污許可證923家,完成排污登記3612家,基本構建了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體系。依托中科院地環所開展大氣污染防治“一市一策”駐點研究,秦都、興平、三原、禮泉等縣市區也相繼開展“一縣一策”駐點跟蹤研究;積極利用VOCs走航監測、雷達掃描等科技手段查找污染源,為精準治污提供有力支撐。
環境監測自動化、實時化。建成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141個、VOCs自動監測站7個、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1個,在渭河、黑河等流域設置水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站6個,建成機動車尾氣遙感檢測卡口4個,投運尾氣遙感檢測車2臺。建成環境網格化監管系統、污染源在線監控平臺、生物質禁燃視頻監控系統,52家排污單位安裝環保設施用電工況監管系統、主城區243家建筑項目全部安裝揚塵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系統,148家重點污染企業安裝在線監測設施200套并與部省聯網,推動重點污染源、建筑項目揚塵等監管實時化。
監督幫扶精細化。重大項目實施全程跟蹤服務,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實行“績效分級管控”,對1269家涉氣工業企業、397家建筑工地制定“一廠一策”減排措施;嚴格落實環評審批和監督執法“兩個正面清單”;探索推廣環保管家、環境顧問等服務模式,邀請專家對全市20家重點涉氣企業開展“環保體檢”,幫助8戶企業爭取中央環境治理專項補助資金3310萬元,一項項制度出臺、一條條措施落實、一個個活動開展,有力推動了經濟高質量發展。
奮進“十四五”、開啟新征程。咸陽生態文明建設繼續高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按照“提氣、降碳、強生態,增水、固土、防風險”總體思路和“三治三嚴三靠”總體要求,堅持“六治六清”具體思路,勇立潮頭真抓實干,全心全力為群眾交出高分卷。
編輯:孫蕾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