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新的旅游“打卡地”!建在水泥廠遺址上的美術館

珞珈文化研究 · 2021-06-11 17:49 留言

近年來,“進藏旅行”悄然出現了一個細微變化:除了將布達拉宮、岡仁波齊山作為“必去地”之外,還有一部分游客開始青睞于西藏自治區的工業遺產,開始將這些工業遺產地作為“網紅打卡點”。

去西藏看工業遺產,似乎有點不可思議。正因此,西藏的工業遺產也被賦予了神秘、趣味的吸引力。當然,文旅產業與工業遺產相結合,這并非新鮮事物,但當雪域高原之上呈現出工業遺產這一文旅景觀時,則難免給人以強烈的“混搭”之感。就大多數人而言,西藏自治區神秘的自然景觀與深厚的歷史風物,才是其最吸引人的文旅符號,工業遺產這個似乎只屬于大城市的都市景觀,似與西藏這片土地無緣。

但事實上,今日西藏的工業遺產,恰是西藏自治區七十年來發展歷史的縮影,見證了西藏自治區從一個完全沒有工業化的農耕地區向一個工業化門類較為齊全省份的現代化轉型,可以說是從農牧時代向詩與遠方過渡的歷史見證。

從“不知電為何物”到全國電力工業遺產重鎮

西藏羊八井ASgamma實驗陣列

工業遺產是工業化的產物,只有工業化到一定程度了,才會有工業遺產。今日浪漫的詩和遠方,恰是工業化崢嶸歲月所留下的痕跡。

西藏在和平解放之前所實行的農奴制度,嚴重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地方政權由上層僧侶貴族勢力所把持,經濟水平極度落后,人民群眾生活質量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工業化是一個地區現代化的標志,社會主義工業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礎和前提。在1954年9月的一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周恩來總理莊嚴指出:“我們的國家正在向著工業化的目標前進,正在向著社會主義的目標前進。”

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世界人數最多的社會主義國家,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道路上,大到一個省份、一座城市,小到一個村落,都不能掉隊,更何況西藏這個地域遼闊、資源豐富的自治區?

和平解放之前,這片圣潔的高原之上僅有一座125千瓦的小型水電站,專供布達拉宮和少數貴族家庭使用,即使是這么一點電力,也因管理不善、設備老化,最后被迫停運。1951年和平解放時,西藏絕大多數地區基本處于“不知電為何物”的狀態,當地居民靠酥油燈、火把照明。

自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隨著納金電站、奪底電站、羊八井地熱試驗電站等一批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電站建成投產,西藏電網裝機規模不斷擴大。

當中,以正式興建于1958年的納金電站最具有代表性。這個被中央人民政府列為“二五”計劃電力建設重點工程的電站,是全國援藏支持西藏自治區工業化發展的縮影。作為一個“眾籌”的重大工程,當時來自全國16個省市的工程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參加了水工建筑物施工及設備安裝工作,從鞍山、上海等地調來大批鋼材、水泥及設備,重慶柴油機廠專門為電站設計、制造水輪發電機組……建設過程中克服了種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僅僅只用了兩年時間,就在1960年實現了向拉薩市送電的工程目標。

“電線桿子行對行,納金日夜發電忙,機器響來家家亮,拉薩日夜放光芒呀……”1961年那首風靡全國的《逛新城》,生動地描寫了納金電站建成之后西藏自治區新氣象。進入到21世紀以來,西藏自治區的電力工業發展進入到了快車道。昌都金河電站、拉薩直孔電站、阿里獅泉河電站等一批現代化電站先后建成,區內廣大農牧民早已告別了點酥油燈照明的歷史。

“當圣地點亮一盞盞燈光,雪山上傳來光明的歌唱,你把那雄奇的布達拉照亮,為藏家送來燈火輝煌……”當一首膾炙人口的《跨越》唱出了西藏地區“村村通電”之歡樂時,與此同時,“超齡服役”的納金電站也退出了歷史舞臺。作為工業遺產的納金電站,成為了許多進藏游客的“打卡地”。有不少學者建議,納金電站完全可以改造為西藏水電博物館,向世人展示我國高原水電領域的艱辛開拓之路。

2019年12月,羊八井地熱發電試驗設施成功入選第三批國家工業遺產保護名單;2020年12月,西藏自治區的納金電站和奪底電站又入選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保護項目名單,西藏自治區成為了我國擁有最多電力工業遺產的省份。

從“不知電為何物”到全國電力工業遺產重鎮,工業遺產見證了西藏自治區的光明之路,更見證了黨中央、國務院對西藏人民的殷切關懷。

建在水泥廠遺址上的美術館

西藏美術館設計效果圖

盡管西藏以農牧業為主要產業,但是現代工業在推進農牧業發展、提升當地人民生活質量、促進自治區國民經濟協調發展的方面,仍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

西藏和平解放之后,中央政府、西藏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對西藏工業化問題的態度積極而明確。從1956年起,在中央的支持下,以采礦業為代表的西藏地區現代工業逐漸興起。在諸工業門類中,水泥生產可謂是西藏自治區的“龍頭產業”。

水泥,是人類城市化的重要基礎原材料。在青藏鐵路通車之前,西藏地區長期交通不便,運送水泥道阻且長,運輸成本極高,水泥成了區內的“稀罕物”。水泥供應量不足造成了區內基礎設施建設緩慢,嚴重制約了區內道路、橋梁、水壩的施工。在實際迫切需求之下,“就地取材”的拉薩水泥廠應運而生。

自1960年籌建拉薩水泥廠至今,一個甲子的光陰里,水泥產業為西藏自治區基礎設施建設、國防建設與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動力,近年來,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與環境保護工作的深入化,西藏自治區水泥行業也逐步走向了低碳化、集約化、科技化的創新發展之路。一批生產工藝老舊、產能大的水泥企業,逐步退出了歷史舞臺。首當其沖的,就是西藏地區“水泥行業的長子”——拉薩水泥廠。

作為重要紅色工業遺產,拉薩水泥廠見證了西藏地區水泥工業乃至基礎設施翻天覆地的變化。拉薩水泥廠停產之后,西藏自治區政府并未將其拆除,而是基于保護環境的低碳發展考慮,開始在工廠遺址上籌備自治區美術館項目,即立足城市更新背景,對拉薩水泥廠進行改造和擴建,從而形成“工業遺產+文創中心”的復合公共空間。

這座建立在海拔四千多米之上的“西藏798”,是人類藝術史上海拔最高的美術館。可以預見的是,西藏自治區美術館建立之后,將會引起世界藝術家們的關注。而且,西藏自治區美術館將突破之前傳統地方美術館的形態,通過對工業遺產內外空間的重新整合、利用,改造成為一個全民眾創的藝術空間,當中包括咖啡廳、創意市集、展覽區與公共藝術教育區等多個公共區域。

之于大多數人而言,工業遺產藝術區是北京、上海、紐約、悉尼等城市的產物,與摩天大樓、都市商圈與車水馬龍相映成趣,而與拉薩這座看似有些遙遠,又有一些神秘的“世界屋脊之城”相去甚遠。顯而易見的是,當傳統的車間、廠房、煙囪與大型設備,蝶變為雪山腳下的詩之后,拉薩水泥廠的奇妙轉型無疑令人期待且驚艷。據了解,這也是中國省區級美術館范圍內唯一采用工業遺產改造的美術館。這里不但將會成為西藏藝術收藏、展覽的重鎮,而且西藏現代工業化之路的發展史得到最大限度的留存與弘揚,讓來訪者能感受到黨中央、國務院與全國各族人民對西藏工業化、現代化發展的關懷與支持,并感受到“老西藏精神”、“兩路精神”的偉大壯麗。

1960年的拉薩水泥廠,結束了西藏沒有水泥廠的歷史,而這座建在拉薩水泥廠遺址上的美術館,將在2021年7月1日建黨一百周年這個偉大的歷史節點上,又徹底結束西藏自治區沒有美術館的歷史。

西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將永遠是黨中央、國務院與全國人民所為之努力的目標。

從農牧時代走向詩與遠方

林芝縣八一鎮鳥瞰

西藏自治區的工業遺產,是西藏和平解放之后的產物,是黨領導下西藏地區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歷史見證,更是我國紅色工業遺產體系的重要組成。在此之前,西藏并無工業,遑論工業遺產,“逐水草而居”的農牧時代,是當時西藏最鮮明的歷史特征。

今日西藏自治區的產業結構雖仍以農牧業為主,但是此時的農牧業的基礎已是較為健全的工業化,如牛奶廠、肉制品廠與毛紡廠等等,在保護綠水青山這一項艱巨而又偉大的工作上,西藏自治區顯然更需要走在全國前列,因此西藏自治區的產業結構轉型任務重、要求高,一批有著光榮紅色傳統、完成重要歷史使命的企業——包括一些農牧企業,必然要走上大勢所趨的產業轉型之路。

當中,被列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與“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林芝毛紡廠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特例。為了支援邊疆建設,填補西藏紡織業的空白,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上海市毛麻公司在20世紀60年代千里遷徙至西藏林芝八一鎮,從此西藏的第一個現代紡織廠就此誕生。

但隨著經濟轉型升級的需要,林芝毛紡廠在近年來將朝著“林芝毛紡廠創意產業園”轉型,將老廠房打造成為文化創意街區,林芝毛紡廠的轉型,意味著告別了“農牧時代”的西藏自治區,開始朝著“后工業時代”華麗轉身。

此前,西藏自治區尚無一家工業遺產創意產業園,林芝毛紡廠可謂敢為人先。與之類似的農牧企業還有具有紅色傳統的拉薩皮革廠,這家創立于20世紀60年代的皮革企業,基于區內環保的需要,近年來開始在重慶、廣州設立分廠,并成為國際品牌ECCO的皮革供應商。有學者呼吁,位于拉薩市郊的拉薩皮革廠舊址,應計劃改造為工業遺產園區。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藏式風格工業遺產建筑群,其獨特的地域文化魅力,將會吸引更多的游客關注西藏的工業遺產。

和平解放70周年的西藏自治區,已經基本完成了自身的工業化發展,公路鐵路、機場橋梁、供水供電、通信運輸、紡織印染等門類齊全。當然也和全國其他地區一樣,西藏自治區在培育新動能、改造傳統動能、淘汰落后產能上積極擔當,捍衛雪域高原的碧水藍天,使之更具有迷人的魅力。后工業時代遠方的詩,在這千米高原之上,將會醞釀出更加燦爛的格桑花蜜。

與全國其他地區的工業遺產不同在于,西藏自治區地大物博,較多西藏工業遺產其實處于區內的鄉村地區,在鄉村振興戰略之下,這些鄉村工業遺產將會成為文旅產業介入工業遺產保護更新的重要對象。這些工業遺產雖然退出了工業生產的歷史舞臺,但未來必會成為西藏自治區鄉村振興、文旅產業與文物事業發展的重要推動者與見證者。因此,它們完全可以與時俱進,被打造為與國際接軌的“工業遺產旅游線路”,在更為遼闊的舞臺上,還將述說著從農牧時代到詩與遠方的時代傳奇。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4-04 05:42: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南县| 锦州市| 德江县| 融水| 山东| 景洪市| 云阳县| 黄龙县| 无极县| 诸城市| 兴山县| 洱源县| 邢台县| 含山县| 麻城市| 沧州市| 西乌| 习水县| 仪征市| 库伦旗| 徐闻县| 聂拉木县| 宁南县| 昂仁县| 望江县| 长海县| 满城县| 开化县| 沅陵县| 云霄县| 峡江县| 怀远县| 海门市| 松江区| 化德县| 丹凤县| 玉林市| 崇礼县| 罗江县| 芷江| 垣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