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唐山市豐潤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

豐潤區人民政府網站 · 2021-06-09 16:29 留言

唐山市豐潤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

一、總則

(一)編制目的。

為積極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減緩重污染程度,建立主動預防、指揮有序、反應迅速、協調聯動、防范有力的大氣污染應急體系,精準制定差異化應急減排措施,堅決避免“一刀切”,不斷提高環境管理精細化水平,科學指導生產生活,完成空氣質量改善目標任務,保障公眾健康,根據國家及省、市有關規定和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預案。

(二)編制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2.《排污許可管理條例》《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河北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

3.《唐山市大氣污染防治若干規定》。

4.《河北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2019-2020年)》《唐山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唐山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唐山市豐潤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5.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關于印送〈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夯實應急減排措施的指導意見〉的函》(環辦大氣函〔2019〕648號);省大氣辦《轉發生態環境部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夯實應急減排措施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冀氣領辦〔2019〕141號);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關于印發<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技術指南(2020年修訂版)>的函》(環辦大氣函〔2020〕340號);省大氣辦《關于做好2020年績效分級和應急減排清單修訂工作的通知》(冀氣領辦〔2020〕94號)。

(三)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唐山市豐潤區行政區域內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特殊時段臭氧減排精準管控工作。沙塵造成的重污染天氣,不適用于本預案。

(四)預案體系。

《唐山市豐潤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是《唐山市豐潤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子預案,是《唐山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

各鄉鎮、街道和經開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實施方案》、區直有關部門《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專項實施方案》、重點工業企業的“一廠一策”實施方案、重點建設項目的“一場一策”實施方案與本預案共同構成唐山市豐潤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體系。

(五)工作原則。

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堅持把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作為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的出發點和首要任務,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夯實減排清單,科學制定減排措施,切實發揮減排效應,最大程度降低重污染天氣帶來的危害。

統一領導,協調聯動。各級政府統一領導本轄區內重污染天氣的應急防控工作,相關部門分工負責,協調聯動,聯合開展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引導公眾采取健康防護措施,積極參與應對工作。

科學預警,提前控制。加強大氣污染源監控,做好空氣質量和氣象條件的預測預報,及時準確把握空氣質量和氣象條件的變化趨勢,提升預測能力,提高預報準確度,對可能發生的重污染天氣做到“早預測、早預警、早處置”。

績效分級,差別管控。開展重點行業績效評級工作,科學制定差異化停限產措施,堅決避免“一刀切”;積極引導企業有序開展爭A創B促引領行動,推動行業治理水平整體升級,促進企業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

明確責任,強化落實。明確各級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職責分工,厘清工作重點、工作程序,獎懲并舉,確保監測、預報、預警、響應、督導檢查等應急工作各環節有據、有序、高效執行。

二、組織機構和職責

(一)組織機構。

區政府成立重污染天氣應對指揮部(以下簡稱“指揮部”),負責指揮、組織、協調全區重污染天氣預測、預警、應急響應、檢查評估等工作。指揮部由區政府區長任總指揮,區政府相關副區長任副總指揮。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大氣辦。辦公室主任由區大氣辦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副主任由區生態環境局局長擔任。指揮部辦公室下設綜合督查組、專項督查組和新聞宣傳組三個專項工作組。

(二)工作職責。

1.指揮部職責。

①統一組織指揮全區重污染天氣的應對工作,參加跨區級行政區域重污染天氣的應急管控工作。

②向市大氣辦報告應急響應工作情況,對超出本區應對能力的極重污染天氣,視情向上級請求支援。

③按照市政府發布的啟動和解除預警信息要求,及時下達啟動或解除指令,預警期間組織指揮開展應急管控工作。

④組織重污染天氣應急演練。

2.指揮部辦公室職責。

①負責貫徹落實指揮部的決策和部署;組織重污染天氣預警相關信息發布、上報;向相關成員單位傳達指揮部指令;對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進行分析、總結、評估。

②適時修訂《唐山市豐潤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完善應急減排清單;制定并發布特殊時段臭氧減排精準管控措施。

③根據空氣質量狀況,對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進行實時調度指揮。

④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⑤組織發布預警通告、解除預警通告。

3.指揮部辦公室下設工作組職責。

綜合督查組。負責統籌組織、協調全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工作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并對履職不到位的提出問責意見。由區委督查室主任、區政府督查室主任、區大氣辦主任任組長。

專項督查組。負責全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工作落實情況的常態化督導檢查。由區生態環境分局、區工信局分管負責同志任組長。

新聞宣傳組。組織新聞媒體對重污染天氣預警和應急響應工作進行宣傳報道。由區委宣傳部分管負責同志任組長,區委網信辦負責同志任副組長。

4、指揮部及其辦公室成員。

5、指揮部各成員單位職責。

三、預警信息發布

按照污染控制分區和污染范圍,將預警分為城市預警和區域預警。按照重污染天氣發展趨勢和嚴重性,將預警分為三個等級,由低到高依次為黃色預警、橙色預警、紅色預警。

(一)預警信息發布。

收到市重污染天氣預警通知后,立即呈報區指揮部,由指揮部下達預警通知,必要時由指揮部召開會議宣布啟動預警。新聞宣傳組通過電臺廣播、電視新聞、電視滾動字幕和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自媒體、微信公眾號等,向社會發布預警信息及提示性事項。

(二)預警信息解除。

收到市重污染天氣解除預警通知后,立即呈報區指揮部,由指揮部下達解除預警通知。

四、應急響應措施

(一)公眾防護措施和倡議性污染減排措施。

1.公眾防護措施。

(1)黃色預警期間。

①兒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腦血管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盡量留在室內,避免戶外活動,盡量減少開窗通風時間;醫療衛生機構加強對呼吸類疾病患者的就醫指導和診療保障。

②一般人群減少或避免戶外活動;室外工作、執勤、作業、活動等人員可以采取佩戴口罩、縮短戶外工作時間等必要的防護措施。

③已安裝空氣凈化裝置的幼兒園、中小學和企事業單位等,及時開啟空氣凈化裝置。

④各中小學、幼兒園可暫停室外課程及活動。

(2)橙色預警期間。

①兒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腦血管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盡量留在室內,避免戶外活動,盡量減少開窗通風時間;醫療衛生機構加強對呼吸類疾病患者的就醫指導和診療保障。

②一般人群減少或避免戶外活動;室外工作、執勤、作業、活動等人員可以采取佩戴口罩、縮短戶外工作時間等必要的防護措施。

③區教育主管部門指導中小學、幼兒園可采取彈性教學,停止室外課程及活動。停止舉辦大型群眾性戶外活動。

(3)紅色預警期間。

①兒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腦血管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盡量留在室內,避免戶外活動,盡量減少開窗通風時間;醫療衛生機構加強對呼吸類疾病患者的就醫指導和診療保障。

②一般人群減少或避免戶外活動;室外工作、執勤、作業、活動等人員可以采取佩戴口罩、縮短戶外工作時間等必要的防護措施。

③區教育主管部門指導中小學、幼兒園可采取彈性教學,停止室外課程及活動。停止舉辦大型群眾性戶外活動。接到紅色預警且AQI日均值達到500時,教育主管部門可通知學校采取停課措施。對已經到校的學生,學校可安排學生自習;對未到校的學生,有條件的學校可通過遠程教育等方式,安排學生在家學習。

2.倡議性污染減排措施。

(1)黃色預警期間。

①倡導公眾綠色生活,節能減排,夏天可適當將空調調高1-2℃,冬天可適當將空調調低1-2℃。

②倡導公眾綠色出行,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電動汽車等方式出行;駐車及時熄火,減少車輛原地怠速運行時間。

③倡導公眾綠色消費,盡量減少對含揮發性有機物、產生異味及油煙等產品的使用。

(2)橙色預警期間。

①倡導公眾綠色生活,節能減排,夏天可適當將空調調高1-2℃,冬天可適當將空調調低1-2℃。

②倡導公眾綠色出行,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電動汽車等方式出行;駐車及時熄火,減少車輛原地怠速運行時間;自覺停駛國四及以下燃油機動車。

③倡導公眾綠色消費,盡量減少對含揮發性有機物、產生異味及油煙等產品的使用。

④倡導企事業單位可根據重污染天氣實際,采取調休、錯峰上下班、遠程辦公等彈性工作制。

(3)紅色預警期間。

①倡導公眾綠色生活,節能減排,夏天可適當將空調調高1-2℃,冬天可適當將空調調低1-2℃。

②倡導公眾綠色出行,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電動汽車等方式出行;駐車及時熄火,減少車輛原地怠速運行時間;自覺停駛國四及以下燃油機動車。

③倡導公眾綠色消費,盡量減少對含揮發性有機物、產生異味及油煙等產品的使用。

④倡導企事業單位可根據重污染天氣實際,采取調休、錯峰上下班、遠程辦公等彈性工作制。

(二)應急減排措施。

應急減排措施包括工業企業應急減排措施、移動源管控措施、揚塵源管控措施等。

1.工業企業應急減排措施。

按照《排污許可管理條例》制定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精準管控實施方案(由區大氣辦適時組織修正),納入排污許可管理。將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污染物排放總量精準管控措施納入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并細化和完善各企業《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一廠一策”實施方案》,做到可操作、可核實、可追溯。

①重點行業工業企業。按照生態環境部和省績效評級工作要求,開展績效分級工作,績效分級范圍、指標、減排措施、核查辦法等按照生態環境部和省、市要求實時調整,績效分級原則以優先控制重污染行業主要涉氣排污工序為主,結合環境空氣質量管理目標,按績效分級對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分類施策、加嚴管控,實施應急減排清單式管理,原則上,重點行業減排比例不低于50%。水泥行業要按照國家和省工信、生態環境部門相關要求,開展常態化錯峰生產工作。

②一般行業工業企業。其他未實施績效分級的一般行業,根據實際,以及相關行業治理水平、管理能力等具體情況,可統籌采取輪停或制定統一的應急減排措施。原則上,整個行業在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期間減排不低于30%,橙色預警期間減排不低于50%,紅色預警期間涉氣生產工序停產。以生產線計。

③小微涉氣企業。視情減少對小微涉氣企業的管控。原則上,在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可自主采取減排措施。在難以滿足減排要求的情況下,根據該行業排放水平、對人群健康影響程度和空氣質量改善目標情況,指揮部可按需對涉氣排放工序采取相應的應急減排措施。

避免對居民供暖鍋爐和對本地空氣質量影響小的生活服務業采取停限產措施。鼓勵各地對行政區域內較集中、成規模的特色支柱產業涉氣工序采取應急減排措施。鼓勵各地及相關企業自主采取季節性生產調控措施,減少污染物排放量。

所有涉氣企業全部納入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現場檢查發現未納入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的涉氣企業立即停產。

小微涉氣企業指非燃煤、非燃油、污染物組份單一、排放的大氣污染物中無有毒有害氣體、污染物年排放總量100千克以下的企業。

2.移動源管控措施。

移動源應急減排措施中優先管控高排放車輛,倡導重污染期間減少出行和使用公共交通出行。重點行業應急減排運輸方案按照《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技術指南(2020年修訂版)》和《河北省重污染天氣八個行業應急減排技術指南》要求執行,其他車輛采取如下措施:

(1)黃色預警期間。

施工工地、工業企業廠區和工業園區內禁止使用不達標的非道路移動機械。城區范圍每天7時至20時禁止大型貨車(含持有通行證的“非保障類車輛”)、三輪汽車、低速載貨汽車、拖拉機通行,禁止建筑垃圾和渣土運輸車、砂石運輸車輛上路行駛。

(2)橙色預警期間。

施工工地、工業企業廠區和工業園區內應停止使用國二及以下非道路移動機械。礦山、物流(除民生保障類)等涉及大宗原料和產品運輸(日常車輛進出量超過10輛)的單位應停止使用國四及以下重型載貨汽車(含燃氣)進行運輸(特種車輛、危化品車輛等除外)。城區范圍內,每日7時至20時禁止大型貨車(含持有通行證)、三輪汽車、低速載貨汽車、拖拉機通行,禁止建筑垃圾和渣土運輸車、砂石運輸車輛上路行駛。落實常態化非營運小(輕、微)型汽車2個車牌尾號一組輪換限行措施,與北京同步。

當緊急發布橙色預警信息時,當天不采取機動車限行措施(常態化非營運小(輕、微)型汽車限行措施持續不變)。

(3)紅色預警期間。

施工工地、工業企業廠區和工業園區內應停止使用國二及以下非道路移動機械(清潔能源和緊急檢修作業機械除外);礦山物流(除民生保障類)等涉及大宗原料和產品運輸(日常車輛進出量超過10輛次)的單位應停止使用國四及以下重型載貨汽車(含燃氣)進行運輸(特種車輛、危化品車輛等除外)。城區范圍內全天禁止大型貨車(含持有通行證的“非保障類車輛”)、三輪汽車、低速載貨汽車、拖拉機通行,禁止建筑垃圾和渣土運輸車、砂石運輸車輛上路行駛。

每日7時至20時,采取單雙號限行措施,限制50%的非營運小(輕、微)型汽車(含本地臨時車牌,不含外地車牌)通行,單號單日通行,雙號雙日通行,尾號是字母的以最后一個數字為準;城市公交車實行免費乘車。

當緊急發布紅色預警信息時,當天不采取機動車限行措施。

(4)移動源管控說明。

實行限制性交通管理措施中的城區范圍,是指由豐津公路(北外環)—112國道(西外環段)—南外環—廠前路—林蔭路合圍內的區域,不包括上述路段。

以下機動車不受上述措施限制,允許在禁止通行范圍內道路行駛:執行任務的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和軍車;持有市區貨車通行證的郵政專用車(含特快專遞車)、燃油(氣)運輸車和鮮活產品運輸車(即整車運送鮮活農產品的車輛,包括新鮮蔬菜、水果,鮮活水產品,活的畜禽,新鮮的肉、蛋、奶等);車身噴涂統一標識并執行執法任務的行政執法車;作業期間的保險查勘車、殯儀館殯葬車、專用清障車、灑水車、掃路車、護欄清洗車、吸污車、垃圾清運車、醫療廢物運輸車、融雪劑播撒車、鏟雪車;懸掛合法號牌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由市殘疾人聯合會審核的下肢殘疾人駕駛的本人或配偶的小型汽車。

3.揚塵源管控措施。

黃色及以上預警期間,禁止礦山、沙石料廠、石材廠、石板廠等露天作業;禁止施工工地土石方、建筑拆除、噴涂粉刷、護坡噴漿等作業。增加城區主要干道機掃、吸掃等清潔頻次。

4.正面清單制度。

嚴格審核納入正面清單的工業企業和重點工程項目,杜絕以保障民生為由規避應急減排要求;將通過區、市、省三級審核的工業企業和重點工程項目納入正面清單管理,并通過政府網站、報刊等媒體向社會公示。

對納入正面清單的重點工程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出口企業、重點印刷企業等項目和企業,原則上,在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分類施策、區別對待,在確保污染防治設施穩定運行和達標排放的前提下,不再實行停工、停產管控措施(國家有關規定明確要求除外)。

(1)工業企業。包括績效評級為A級、引領性企業、污染治理高效并穩定達標排放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出口企業、重點印刷企業等。

對此類企業要開展核查,逐一摸清生產工藝、主要產品、治理設施、排污狀況等,逐一開展評估。對污染防治設施不全或不正常運行、污染物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幫扶提出治理方案,督促限期整改,確保達到環境管理要求。對納入環保正面清單的重點出口企業,在訂單任務生產期間,可少限產或不予限產,完成訂單任務后,仍需按應急減排要求執行。

(2)重點工程項目。省重點工程項目名單應由省重點建設領導小組確定。唐山市確定的本地重點建設工程和重大民生工程,要開展走訪幫扶,全面排查,嚴格治理標準,組織達標評估驗收。按照正面清單要求,對列入正面清單的重點建設工程,應達到八條揚塵污染治理達標驗收標準,即:施工工地做到“六個百分百”(工地周邊圍擋100%、物料堆放苫蓋100%、出入車輛沖洗100%、施工場地路面硬化100%(其他地面綠化或苫蓋)、拆遷濕法作業100%、渣土密閉運輸100%)、實現“兩個全覆蓋”(視頻監控、PM10在線監測設備安裝并聯網)、揚塵污染物達標排放、土石方作業霧炮全覆蓋、結構施工作業區目測揚塵高度小于0.5米、設立專業揚塵管理監督員、工程主體防塵網全封閉、建筑物內干凈整潔無浮塵。

(3)保障類企業。包括對保障民生、保障城市正常運轉或涉及國家戰略性產業的工業企業和重大工程項目,為納入正面清單的工業企業和重點工程項目提供保障的工業企業,可納入保障類,但需嚴格控制數量。此類企業要實施“以量定產”、“以需定產”,根據其承擔的任務量,核定最大允許生產負荷,科學制定應急減排措施。

原則上,對于重點行業內的保障類企業,應達到績效等級B級及以上或引領性水平,由省級相關主管部門確定,并報生態環境部備案;非重點行業保障類企業和保障性工程,可由省級相關主管部門確定。保障類企業在預警期間僅準許從事特定保障任務的生產經營。如保障類企業超出允許生產經營范圍、保障類工程未做到綠色施工相關要求的,一經發現,立即移出保障清單。

(4)保障類車輛。包括保障民生和城市正常運行的運輸車輛、為納入正面清單的工業企業和重點工程項目運輸物料的車輛等。原則上,使用重型載貨車輛的保障類車輛,依法禁止使用國四及以下車輛(含燃氣)進行物料運輸(危化品車輛除外)。城管、交警等部門,要對保障類車輛提供便利通行措施,確保原輔料能夠通暢運抵。

其他運輸車輛為“非保障類車輛”。

列入正面清單的工業企業和重點工程項目,實時關注空氣質量預報信息,根據天氣變化趨勢合理安排施工或生產周期和原輔料運輸,盡量減少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車輛運輸;運輸車輛應使用新能源汽車或達到國五及以上排放標準的車輛,運輸車輛要采取苫蓋或密閉箱式運輸,嚴禁遺撒引起揚塵污染,盡最大努力減少污染物排放。

重點工業企業績效分級要求和差異化應急減排具體措施,詳見附件8《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差異化應急減排方案》。

五、特殊時段臭氧減排精準管控措施

特殊時段臭氧減排精準管控措施,包括晝間減少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精準管控措施和夜間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精準管控措施。

(一)晝間減少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精準管控措施。

1.錯峰生產。涉揮發性有機物工業企業和企業涉揮發性有機物工序每日5時至19時停產,其余時段在達標排放前提下允許生產(采用蓄熱燃燒、催化燃燒等高效治理技術且工程設計施工、驗收和運行符合相關技術規范要求的企業,化工、制藥、農藥等連續性生產企業及工序除外)。指導全區化工制藥、農藥等連續性生產行業企業錯時安排停檢修計劃,在確保安全前提下,5-9月期間不安排開停車、停工檢修和儲罐清洗等作業。

2.錯時作業。合理安排大中型裝修、外立面改造、道路畫線、瀝青鋪設等市政工程施工計劃,錯開白天高溫光照時段;對工業涂裝、汽修噴涂、包裝印刷等涉揮發性有機物工序開展錯時生產,5時至19時禁止生產;城區建成區內加油站6時-20時禁止卸油作業。

3.錯時加油。制定18時至次日6時加油優惠政策,引導車主避開高溫時段加油,減少油品銷售環節揮發性有機物排放。

(二)夜間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精準管控措施。

嚴控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企業和獨立軋鋼、獨立石灰、磚瓦等行業企業,以及燃氣鍋爐、渣土車夜間生產、運輸,減少夜間氮氧化物排放。

臭氧減排精準管控措施審批、發布、督導檢查及問題交辦程序按指揮部辦公室要求執行。臭氧減排精準管控措施與本預案規定的應急減排措施具有同等效力,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嚴格執行、落實到位。

六、各成員單位和涉氣企業工作要求

(一)指揮部辦公室根據重污染天氣發展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市、區兩級污染物排放在線數據監控平臺和網格化環境精準監測平臺,對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提供技術支撐。發揮平臺空氣質量監控作用,即時確定污染最嚴重的區域和執行應急減排措施不到位的企業,努力提高現場督導人員檢查效率。通過空氣質量監控,指揮部對污染物聚積嚴重的個別區域或個別企業下達差異化指令,可提高或降低個別區域或個別企業的響應級別,切實達到削峰降速的目的。

(二)指揮部各成員單位接到重污染天氣預警通知后,按照職責分工,立即落實各項應急響應措施。每日9時前,將前日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情況報送指揮部辦公室,匯總后報市大氣辦。

(三)區直有關部門是本行業(領域)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工作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的責任主體,制定本部門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專項實施方案,細化各項工作措施,對本行業(領域)部門或企業執行應急響應措施情況開展督導檢查和巡回檢查。

(四)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經開區管委會是本地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工作組織實施的責任主體,制定本地《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實施方案》(包含應急減排清單、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等),督導推進本行政區域內所有承擔居民供暖的工業企業熱源替代工作。建立健全決策科學、指揮有力、發動到位、行動迅速的工作機制,層層落實責任,發揮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作用,實行領導包片、駐廠監督、24小時巡回檢查,實現應急響應的無縫隙管理。加大執法檢查力度,組織相關單位依法查處各類不落實應急響應措施、污染環境行為。

負責指導納入應急減排清單的工業企業制定《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一廠一策”實施方案》。簡易工序或重污染預警期間實施全廠、整條生產線停產和輪流停產的工業企業,只制定公示牌。生產工序不可中斷,通過采取提高治污效率、限制生產等措施減排的重點排污企業,安裝煙氣排放自動監控設施(CEMS),并提供分布式控制系統(DCS)一年以上數據記錄,自證達到減排比例要求。督導落實季節性生產調控措施、輪流停產、限產等方式實現應急減排目標,將應急減排措施落實到生產線或主要產排污環節(設備)上。

(五)排污單位是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措施實施的責任主體,編制本企業《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一廠一策”實施方案》,并結合實際不斷完善,確保應急減排措施可操作、可監測、可核查;采取降低生產負荷、停產、加強污染治理等措施,減少不低于減排比例要求的大氣污染物排放量。“一廠一策”實施方案應包含企業基本情況、主要生產工藝、主要涉氣產污環節及污染物排放情況(含重型運輸車輛及非道路移動機械),并載明不同級別預警下的應急減排措施,明確具體停產生產線、工藝環節和各類減排措施的關鍵性指標(如天然氣用量、用電量等)、應急準備時間,細化具體減排工序責任人及聯系方式,制定安全作業方案專章,明確細化停限產和復產復工安全生產風險辨識、安全風險管控措施、風險管控責任部門、責任人等。減排清單內企業應制定“一廠一策”公示牌(見附件10),安裝在廠區入口等顯要位置。

應急準備時間,是指工業企業根據生產工藝要求,在安全生產許可情況下,應急減排措施開始實施到應急減排措施落實到位所需要的時間。

七、監督檢查

預警信息發布后,綜合督查組和專項督查組對全區應急響應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其組成、職責、工作機制如下:

(一)綜合督查組。區委督查室、區政府督查室適時對區有關部門、鄉鎮、街道,經開區及相關企業(單位)應急響應工作情況開展督查,按照督政和督企相結合的方式,既督查各地各部門應急響應工作開展情況,又檢查相關企業(單位)應急響應措施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向區有關部門、鄉鎮、街道,經開區交辦并督促整改,突出問題媒體曝光。

(二)專項督查組。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分別成立若干專項督查組,對各鄉鎮、街道、經開區和相關企業(單位)應急響應工作情況開展督查,發現問題及時向有關鄉鎮、街道、經開區督促整改。

(三)督查工作機制。

1、自主督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建立健全督查組組長和成員名單,并向指揮部辦公室備案,做到人員相對固定,避免臨時拼湊。各專項督查組要以重污染天氣預警發布為令,立即開展督查工作。

2、交辦上報。各督查組檢查發現問題后,要立即向有關鄉鎮、街道、經開區和相關部門交辦并跟蹤盯辦,也可以直接進行查處,要確保整改到位;各督查組要將檢查、發現問題、整改情況每天報指揮部辦公室。

3、綜合匯總。指揮部辦公室要匯總全區監督檢查情況,報指揮部,向全區進行通報;對各督查組檢查上報問題實行臺帳式管理,逐一進行登記和銷號。

4、曝光問責。對應急響應工作中責任不落實、工作不到位、出現問題的單位和人員,由區委宣傳部組織在新聞媒體曝光,由區紀委監委對有關單位和人員進行嚴肅問責。

八、信息公開

本預案依法在區政府網站上公開。A級、B級、引領性企業,以及納入正面清單企業、保障類的企業和重點工程項目等名單在區級相關主管部門網站進行公示(涉密企業和工程除外),接受社會監督。

宣傳部門負責重污染天氣預警和應急響應的宣傳工作。組織相關單位及媒體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網絡、手機等渠道,廣泛宣傳重污染天氣預警信息和應急響應措施。及時報道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工作開展情況,對各類不落實應急響應措施和污染環境問題及查處情況進行曝光。引導公眾建立合理的心理預期,增強公眾的防范意識和相關心理準備,提高公眾的防范能力。要密切關注輿論,及時積極正面引導輿論,回應社會關切,動員社會參與,為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工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向社會提供信息服務的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應免費向社會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信息,以及公眾防護、倡議性減排措施等相關信息。

各有關部門要建立公眾監督檢查機制,制定獎懲制度,通過網絡平臺、熱線電話等多種渠道,鼓勵公眾對企業停產限產、機動車限行等應急響應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和實名舉報,經核查屬實的給予獎勵,對散布謠言并造成惡劣影響者依法依規進行責任追究。

九、總結評估

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各相關企(事)業單位要做好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過程的工作記錄,建立檔案備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要在解除重污染天氣預警后2日內向指揮部辦公室報告本次應急響應執行情況總結,包括預案職責履行情況、停限產措施執行情況、督導檢查情況等。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經開區管委會于每年4月開展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年度評估,重點評估本級實施方案實施情況、應急措施環境效益,停限產、復產復工、安全生產風險辨識、安全風險管控措施,以及內容的完整性、響應措施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有關部門實施方案的完備性等,總結經驗教訓,評估應對效果,形成評估結果,4月20日前書面報指揮部辦公室。

指揮部于每年5月20日前開展前12個月的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評估。重點評估應急預案實施情況、應急措施環境效益,以及預案內容的完整性、預警規定的詳實性、響應措施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實施方案完備性,評估結果在5月20日前函告市大氣辦。根據總結評估結果,應急預案、實施方案需進行較大調整的,當年9月底前完成修訂發布,并報省大氣辦備案。

十、應急保障

(一)人力保障。指揮部確保綜合督查組和專項督查組、新聞宣傳組人員配備齊全,及時到位。指揮部成員單位和企業分別成立應急響應工作組,安排專人負責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

(二)財力保障。財政部門為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提供必要的資金,保障重污染天氣預警、響應、評估、監督檢查等工作所需要的費用,包括城市公交實行免費乘車、儀器設備、交通車輛、專家咨詢、應急演練、人員防護設備等。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和企業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保障各自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順利開展。

(三)通訊與信息保障。指揮部建立健全應急指揮信息系統,充分利用有線、無線等通信設備和媒體,建立各級重污染天氣預警和響應聯絡網絡,明確各相關人員聯系方式,確保應急指令暢通。

(四)能力保障。利用現有的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點位、國控污染源在線監控和自動氣象站,搭建重污染天氣數據中心,建立健全數據傳輸與網絡化監控平臺,完善大氣污染預報預測平臺,利用空氣質量預報模式系統,提升預測預報、預警應急能力。聘請行業專家開展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核查技術培訓,提升駐廠監督員及相關部門監管人員業務能力和現場核查技能。

(五)制度保障。各成員單位應進一步健全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制度,按照職責分工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或實施方案,重點建立健全工業大氣污染源減排、機動車限行、道路和施工工地揚塵管理等應急響應以及社會動員、信息發布、監督檢查、效果評估等工作機制。

(六)安全保障。生產經營單位依法限產、停產期間,要確保生產安全,區應急管理部門要依法加強限產、停產企業安全監管,對安全風險較大的企業,要派專家及監管人員到現場,檢查企業風險管控措施制定和落實情況,以及對廠區及重點部位進行風險辨識情況,全面排查隱患,確保生產經營單位限產、停產期間安全穩定,避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

(七)醫療衛生保障。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氣所致疾病突發事件衛生應急專家庫,按照專項預案做好患者診治工作,確保應急狀態下相關醫務人員及時到位。加強相關醫療物資儲備與應急調配機制建設。以易感人群為重點,加強重污染天氣健康防護常識宣傳教育。

十一、預案管理

(一)預案培訓。各相關部門、各相關企業要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培訓制度,根據應急預案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訓計劃,內容主要包括接警及上報程序、應急響應流程、應急措施落實等,確保規范有序進行應急培訓。

(二)預案演練。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經開區管委會針對事先設置的重污染天氣預警等級,通過實際決策、行動和操作,完成真實應急響應過程,從而檢驗和提高相關人員臨場組織指揮、隊伍調動、應急處置技能等應急能力。對演練暴露出來的不足,應當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改進,完善應急響應實施方案。

(三)預案修訂。《唐山市豐潤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由指揮部辦公室按照生態環境部、省、市工作要求適時開展修訂工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及時進行修訂:①指揮部機構及其職責發生重大調整的;②依據的法律、行政法規、規章等發生變化的;③指揮部認為應當修訂的其他情況。

(四)預案備案。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經開區管委會制定的《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實施方案》、指揮部成員單位制定的《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專項實施方案》應向區指揮部辦公室備案。

重點工業企業“一廠一策”和重點建設項目“一場一策”要經區政府指定行業主管部門進行現場審核,其中鋼鐵、水泥等重點企業修訂的“一廠一策”由行業專家評審,經區級行業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市指揮部辦公室備案。其他企業(項目)“一廠(場)一策”修訂完成后報區指揮部辦公室備案。

應急減排清單、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由區指揮部辦公室匯總后報市大氣辦備案。

十二、附則

本預案中提到的涉氣企業,是指生產過程中排放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等大氣污染物的企業。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2019年10月18日印發的《唐山市豐潤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實施方案》(豐潤政辦函〔2019〕83號)同步廢止。因新版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需經生態環境部審核,待新版清單正式發布后原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同步廢止。

本預案由唐山市豐潤區重污染天氣應對指揮部辦公室負責解釋。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3-23 07:20: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泊头市| 曲周县| 安图县| 博爱县| 深水埗区| 彭泽县| 东安县| 大连市| 玉山县| 玛沁县| 杂多县| 镇宁| 朔州市| 宣城市| 福建省| 虹口区| 汾西县| 寻甸| 聂荣县| 麦盖提县| 丹凤县| 岑巩县| 辛集市| 海晏县| 合江县| 鄱阳县| 体育| 亚东县| 衡山县| 杭州市| 宁河县| 泸州市| 右玉县| 老河口市| 涿州市| 仙桃市| 满洲里市| 玛多县| 阿鲁科尔沁旗| 西吉县| 沙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