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減碳近億噸的技術還不來了解下!
日前,工信部等七部門發布《關于提升水泥產品質量規范水泥市場秩序的意見》,其中提出,要持續推進水泥行業綠色發展。鼓勵企業實施創新發展,積極采用先進的節能減排和綜合利用技術,提高水泥行業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持續推進污染物減排,實現碳排放與污染物協同控制,確保2030年前水泥行業碳排放實現達峰,為實現碳中和奠定基礎。
眾所周知,水泥工業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大戶,其排放量約占人類活動所產生二氧化碳總量的7-9%,碳減排是全球水泥行業走向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步。
武漢理工大學硅酸鹽材料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沈衛國認為,按照水泥行業的現有水平,生產1噸水泥熟料約排放820千克二氧化碳。當前,水泥行業生產排放的二氧化碳約占我國工業生產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10%,因此,水泥工業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仍然任重道遠。
“現階段,我國行業同仁首先需要弄明白水泥工業碳排放的水平,這是碳減排的基礎。”沈衛國還認為,“水泥工業碳達峰碳中和需要一個整體的解決方案,而不僅僅是一兩個方面的努力。”
那么,水泥行業該如何推進碳減排工作呢?
而近年來水泥工業原材料的緊缺迫使鋼渣的綜合利用日益引起國內同行的關注。我國鋼渣在水泥工業的綜合利用受制于其易磨性和安定性瓶頸,始終處于小規模零星利用階段,為了突破以上技術瓶頸,2008年武漢理工大學沈衛國在夾心巧克力的啟發下,發明了鋼渣分相熟料,沈衛國發明了“高鈣渣分相熟料制備工藝”(ZL20130571233.4),鋼渣分相熟料制備技術是專利技術的一部分。在沈衛國看來,水泥工業的碳減排可以從低碳熟料著手,結合低碳(固廢)輔助膠凝材料來實現。其中,鋼渣分相熟料專利技術是一種低碳熟料制備工藝,對于碳減排具有明顯作用。據沈衛國介紹,中國每年鋼渣產量約1.2億噸,還有一些高鐵高鈣渣也適用,如果將這些工業廢渣變成優質熟料,每年可以減少約1億噸碳排放,這是一項經濟效益非常可觀的減排技術。與此同時,這項技術的應用,也促使鋼渣得以充分資源化利用。
資料顯示,鋼渣分相熟料指的是鋼渣在窯中起到晶種和成球核心的作用的生產技術,這項技術直接利用屑狀與粒狀的原渣(無需粉磨),形成了重構鋼渣與熟料的分相結構,突破了安定性和易磨性瓶頸,彌補了活性短板,工藝簡便易行, 不經粉磨和篩分的屑狀鋼渣直接入窯后,無需增加配煤量,即可將鋼渣轉化為同等質量的優質熟料。在大量綜合利用鋼渣的同時有助于水泥企業實現碳減排放的目標。目前,該項技術進入推廣應用階段。
在《鋼渣分相熟料研究與應用進展》中,研究團隊表示通過應用鋼渣分相熟料燒成技術,可明顯促進熟料的燒成,降低燒成問題并改善窯況,水泥窯臺時產量可提高5%~25%;單位熟料煤耗會降低5%~22%;會降低CO2排放5%~25%。
因此,鋼渣分相熟料技術在水泥行業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走向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大有可為。
當前,作為碳排放大戶的水泥行業責任重大,挑戰重重。為此,中國水泥網將于2021年6月29-30日,在河北石家莊召開“第四屆中國水泥超潔凈排放技術交流大會”,探討超低排放和碳減排領域,更經濟高效實施方案,分享最先進技術理念,最詳盡權威碳減排政策解讀,助力行業“十四五”綠色高質量發展。會后將參觀石家莊市曲寨水泥有限公司SCR脫硝示范項目。
編輯:李佳婷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