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山東申豐水泥有限公司總經理陶志銘
中國水泥網采訪山東申豐水泥有限公司老總陶志銘,可以用一見如故來形容,原因有二:其一,陶志銘之所以想到進入水泥行業,就是無意中看到水泥網,看到對水泥行業從技術到信息到論壇,都有全面的介紹和研究討論,才對水泥產生興趣的。其二,申豐公司在京杭大運河邊上,而中國水泥網總部也是在大運河邊上,“君住河之頭,我住河之尾”大家可以說是一河相存的朋友了。所以雖然是初次見面,但大家就象是多年未曾謀面的老朋友了。
其實,申豐水泥只是豐源煤電集團下屬的水泥業務部分,豐源煤電還下轄趙坡煤礦、北徐樓煤礦、通達電力有限公司、中科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單縣豐源世紀實業有限公司、魚臺縣方興經貿有限公司等,年生產煤炭200萬噸、發電11.5億度、供熱340萬噸。
從水泥網開始入門
畢竟是從煤炭轉入到水泥行業,為了了解行業,陶志銘下了一翻苦工夫。特別是項目剛開始階段,正趕上2004年的宏觀調控,從信貸、環保、土地等各方面對水泥項目加以限制,在建的項目都停下了,更不要說審批新項目。于是,他天天看新聞聯播,研究行業政策。當看到2004出臺的水泥工業產業政策里提到“國家鼓勵發展日產4000噸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時,才放下了心。但更讓他心動的是:有浙江的企業到棗莊來買煤,用作水泥廠的原料。既然自己就有充足的煤炭和電力,成本方面占了很大優勢,那還不如自己做呢!
隨后,就開始了艱苦而漫長的調研和審批過程,其間的經歷只有自己知道。
——為了了解行業的技術水平,兩年里,他跑了27萬公里,看了100多個水泥廠,報廢了一輛桑塔納。
——為了找一個合適的礦山,他背著包,帶著一個錘子,用7天的時間跑遍了嶧城的大大小小的山頭。
——為了項目,他到北京找各部委審批,由于不熟流程,步步艱難。
[Page]
圖為申豐水泥總經理陶志銘與中國水泥網CEO邵俊
干水泥的幾大優勢
今天,一條日產5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已經窯尾封頂,十月份就要點火,年內正式投產;另外一條5000噸也在加緊建設中,將在明年點火。二期還將再上兩條5000噸,同時考慮三期工程設計、準備。日產20000噸的規模,在棗莊地區甚至在山東這個水泥大省里都可以傲視群雄了。
申豐水泥不僅在產能規模上具有優勢,在成本、運輸等方面也有優勢。從成本上說,煤電成本占水泥生產成本的60%左右,依托豐源煤電的煤炭、電力資源,申豐水泥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并且還有粉煤灰等材料可以循環利用。從交通上說,棗莊鄰近隴海鐵路和日照港、嵐山港、連云港三大出海口,京滬鐵路、京福高速公路、104國道、206國道、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申豐水泥就位于206國道邊上,再往遠處,還有京杭大運河,公司將投資3800萬建設專用港口和散裝庫。從資金上說,煤炭企業實力雄厚,隨著經濟發展和國家整頓小煤礦,能源企業的效益普遍不錯,豐源集團是棗莊第一利稅大戶,投資水泥項目的十幾個億都是自有資金,沒有銀行信貸的壓力。從豐源集團的角度來說,投資非煤項目也是可持續發展和資源綜合利用的一個途徑。長遠來看,煤炭逐漸走向枯竭是不爭的事實。利用有限資源發展循環經濟,進行戰略轉型,才能生存和發展下去。而煤炭企業
建設水泥項目有著成本上的優勢,又和其產業鏈結合起來,具有天然的優勢,豐源集團沒有理由放棄這種機會。
陶志銘表示,豐源煤電集團是經過一年多的考慮和市場調查,才進入水泥行業的。既然進入了,他們會認認真真、腳踏實地地把它做好,也有能力、有信心把它做好。
逐鹿棗莊市場
棗莊的煤炭、石灰石、石膏、鐵等礦產資源都相當豐富,陶志銘笑著說,在他老家的村子里,隨便往下挖,就可以挖到石膏了。然而,伴隨著豐富資源的是棗莊的立窯企業也特別多。
山東水泥總產量連續十幾年位居全國第一位,而棗莊又是山東最大的水泥生產集中地。去年棗莊產量是3400萬噸,新型干法水泥只有670萬噸的產量,僅占19.7%,立窯企業還占據著相當大的產能,而且積累了多年的管理經驗和技術水平,在市場競爭上依然有自己的優勢。
但陶志銘對上新型干法水泥項目充滿信心,他認為,棗莊大部分為能耗較高、污染嚴重、質量不穩定的立窯企業,根據國家產業 政策,立窯水泥將不斷被淘汰,山東雖然速度慢一些,但據省經貿委的要求,預計在2007年將淘汰山東大部分立窯企業,使新型干法水泥的比例達到60%以上。那就意味著棗莊的大部分水泥企業面臨淘汰,而棗莊目前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僅有12條,年生產能力僅為672.8萬噸,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只要能取代掉一部分立窯,申豐水泥就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了。
當然,淘汰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因此,在申豐的四條生產線中,有一條是熟料生產線,可以供應給周邊的立窯企業來粉磨加工成水泥。
[Page]
圖為中國水泥網一行參觀施工現場
山東:市場前景看好
山東立窯企業眾多,特別是棗莊地區,此外還有不少新型干法項目在上,未來的山東市場會不會像浙江一樣面臨產能過剩的局面呢?
陶志銘對這個問題做了更為樂觀的預計。他認為近期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山東沒有浙江那么多的自由資金,也就不會像浙江那樣一哄而上。由于資金緊張,做水泥項目投入又大,所以,任何企業在立項之前,會認真調研分析,慎重投資;如果過剩了,也就不會有新的項目再上。
另外,山東有浙江沒有的優勢,就是擁有資源:煤、電、石灰石資源豐富,就地取材,水泥成本相對較低,在市場競爭中就有相對的優勢,而浙江不同,缺電、缺煤、缺石灰石資源,一哄而上了很多水泥生產線,但由于煤電大部分靠外省買進,成本較高,加之電力不足,生產不能滿負荷運轉,也加大了水泥生產成本,導致水泥產品沒有競爭力。而山東由于價格上的優勢,不但可滿足當地市場,也可到外地市場競爭,所以近期不會出現過剩現象。
目前,山東
水泥價格較低,原因在于山東是個水泥大省,2005年全國水泥生產10.5億噸,山東就生產1.25億噸,全國排名第一,供大于求,造成惡性競爭,水泥價格上不來。但這不會長期存在,因為山東盡管是水泥大省,產量較高,但新型干法生產的優質水泥比例不高,不到40%,市場仍需要大量的優質高標號水泥,并且隨著立窯水泥的淘汰,需求量會更大,價格也會回升;另外,水泥也屬于資源型產品,隨著資源的減少,價格只有升不會降低。這是經濟發展規律,正像煤炭、石油一樣,低迷是暫時的,利潤是長久的。
通過訪談,我們對申豐水泥從不熟悉到有了深切的認識。縱觀棗莊市場,盡管它是山東省乃至全國“水泥第一大市”,但不是強市,沒有龍頭企業,也沒有形成抗風險能力。一旦進行行業結構調整或宏觀環境變化,就會整體受到沉重打擊,因此棗莊需要出現一些龍頭企業,需要進行強有力的市場整合,壯大規模來抵御市場風險,或許申豐能夠達到這個目標。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