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中聯同力珠聯璧合,助力河南市場開新局!
從2017年市場傳出中聯水泥收購同力水泥消息,到2019年兩家企業官宣將成立聯合公司,再到2021年5月正式成立聯合公司,中聯和同力經過4年長跑,終于修成正果,這在河南建材市場上寫下濃重一筆,足以改寫河南建材歷史!新公司的成立,標志河南建材市場結構調整取得重要成果,這對適應“碳中和”時代水泥行業發展新常態,挽救近期河南市場水泥行業頹勢,提升行業集中度和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具有重要意義。
珠聯璧合,1+1>2
5月24日,中國建材在港交所公告稱中聯水泥和河南投資集團簽訂合作協議,在鄭州市設立合資公司,其中中聯水泥與河南投資集團的出資比例為6:4,中聯水泥以投入其持有的標的公司股權的形式,向合營公司注冊資本認繳出資人民幣60億元,占合營公司注冊資本的60%;河南投資集團以投入經資產再評估的注資資產的形式,向合營公司注冊資本認繳出資人民幣40億元,占合營公司注冊資本的40%,5月28日合營公司河南中聯同力材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據水泥大數據研究院跟蹤,截至當前河南全省共有30余家水泥企業,熟料實際年產能9532萬噸,在全國熟料比重約為5%。目前河南水泥的競爭格局中,天瑞水泥熟料產能2268萬噸,是當之無愧的“一哥”,排在第二、第三的是中聯水泥、同力水泥,熟料產能分別為1581萬噸、1240萬噸,河南中聯同力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后控制熟料產能超2800萬,一舉超越天瑞水泥,成為新“一哥”,河南市場的集中度CR3由之前的53%提升到現在的60%,可謂是珠聯璧合,產生了1+1>2的效果。
內憂外患的河南市場,亟需新鮮血液注入
河南地處中國腹地,地勢平坦,人口眾多,是傳統的基建和水泥需求大省。今年上半年全國水泥行情紅紅火火一路上漲,河南市場卻背道而行,價格一路走低,疲態盡顯,這和一年前的火爆行情判若兩人,究其因由,除了房地產不佳導致需求下滑、錯峰停窯政策執行不佳等客觀原因外,也與河南市場各企業間為爭奪市場份額報價不一、低價傾銷的混亂局面有較大關系,物必先腐而后蟲生,長期內斗造成內耗嚴重,水泥行業供給側架構性改革帶來的紅利大大縮減,陜西、山西等外地低價水泥趁虛而入,導致市場混亂局面進一步加劇。
圖1:2019-2021年5月河南及周邊省份水泥價格走勢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強化豫北豫西豫南,構筑市場邊界防線
目前河南的競爭格局中,中聯水泥的市場主要在豫北(安陽)、豫西(洛陽、濟源)、豫南(南陽)一帶,同力在豫北(鶴壁、新鄉)、豫西(洛陽、三門峽)、豫南(駐馬店)均有較大市場份額,兩家除了在洛陽有重疊,其余幾無交集。此次聯合有以下亮點,第一:洛陽市場盡入囊中,有效阻止陜西低價水泥侵入。洛陽作為豫西重要城市,除了中聯和同力,再無其他對手,近年來陜西低價水泥通過洛陽進入河南市場,加劇了市場混亂局面,控制了洛陽,也就關上了西部大門;第二:鶴壁、新鄉、三門峽、南陽構成河南市場邊界防線,特別是鶴壁和駐馬店擁有絕對話語權和掌控力,區域控制和協同進一步加強。
表1:天瑞和中聯各區域產能分布及格局分析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2021年,在環保升級、節能減排的背景下,水泥行業面臨著重大考驗,河南一帶向來是國內水泥行情的壓艙石和穩定器,如今面臨輝煌不再的困頓局面。時勢造英雄,中聯水泥和同力水泥兵合一處,將歸一家,必能拯救河南水泥市場于水火之中,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一個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河南水泥市場必將重現!
編輯:李坤明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