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評論(0)
晨光熹微,朝陽初上。俯瞰華夏大地,一派曠世盛景映入眼簾:幢幢高樓星羅棋布,條條道路阡陌縱橫,座座隧道穿山越水......這些由水泥鑄就的“神來之作”維持著整個社會的運轉,成為人類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
中國水泥網董事長邵俊發表2021年新春賀詞
時序更替,歲月如歌。又到了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我謹代表中國水泥網向全體行業同仁,向一直以來關心和支持我們的社會各界朋友,致以最美好的祝福!祝牛年吉祥如意!
歷史,總在特殊的年份給人們以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2020年面對疫情的嚴峻考驗,國內水泥行業運行態勢不僅表現出了充分的韌性,更讓我們重新認識了這個古老的行業。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方艙醫院如魔術般建設出現,讓全世界為之驚嘆;水泥窯協同處置醫療廢棄物迅速開啟“補位模式”讓全行業為之自豪。水泥行業以新的姿態重現人類視界。
回顧驚心動魄的抗疫征程,站在“十四五”的新起點,水泥于人類的發展意義值得認真思考。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黨委書記閻曉峰在2020年10月的換屆大會上,提出“宜業尚品、造福人類”的發展新理念、新目標。這是第一次定義建材行業價值觀的重要內涵,也為水泥工業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更是提振了對行業未來發展自信與信心——水泥未來大有可期!
水泥是人類現代文明的起點
晨光熹微,朝陽初上。俯瞰華夏大地,一派曠世盛景映入眼簾:幢幢高樓星羅棋布,條條道路阡陌縱橫,座座隧道穿山越水......這些由水泥鑄就的“神來之作”維持著整個社會的運轉,成為人類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水泥作為基礎建筑材料不僅在世界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更成為了構筑世界現代化文明的重要基石。
人類的生活離不開“衣食住行”,在住與行的問題上,千萬年來我們從沒有停止過探索的步伐,但受材料限制,其發展一直止步不前。直到水泥的出現打破了人類發展的困局。水泥作為重啟歷史前進的鑰匙,開啟了現代經濟與人類文明快速發展進程的大門,讓社會步入另一番文明世界。
1824年,英國人發明了“波特蘭水泥”,六十余年后在中國生根發芽;
1889年,河北唐山開平煤礦附近設立了用立窯生產的唐山“細綿土”廠;
1906年,在該廠的基礎上年產4萬噸水泥的啟新洋灰公司建成……
自此,中國正式進入水泥工業時代。
啟新洋灰公司(資料圖)
得益于我國豐厚獨特的資源稟賦,在預分解窯技術出現后,水泥不再是高成本的建筑材料,價格的“親民”加速了其在建筑領域的普及應用。終于,經過百余年的快速發展,從“廣廈千萬間,居者俱歡顏”之所,到“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之行,水泥在改變人類生活的同時也肩負起“大國基石”的歷史重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了巨大貢獻。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從人與自然百萬年的發展來看,只有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人類文明才能得以延續。但隨著工業革命以來的快速發展,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問題十分嚴重,人與自然之間的動態平衡被逐漸打破。人類社會修復自然、改善生態環境已迫在眉睫。
順應時代發展大勢,水泥作為傳統工業的一份子,不斷挖掘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的兼容點,承擔起鏈接兩者的橋梁。其中,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就是最好的例證。尤其是2020年疫情的爆發,在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問題加重的情況下,華新水泥等企業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消除醫療廢物二次傳染風險。這讓原本就有“城市凈化器”之稱的水泥窯協同處置又以“抗疫英雄”的姿態走進人們的視野。
華新宜都環保工廠(資料圖)
正如閻曉峰書記所說,“建材業是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點產業,要履行好人類文明進步的歷史使命”。作為建材行業的一份子,水泥在延續人類文明的同時也讓人類文明在歲月洪流中歷久彌新。
水泥為延續人類文明勾勒新藍圖
在水泥出現之后,每當有戰爭、地震、洪水都必定會有水泥的身影,甚至有人認為水泥是一個“災難受益型”產業。果真如此?我并不這樣認為。恰恰相反的是,在我看來,水泥是人類抵御災難的利器與勇者,水泥工業更是一項宏偉的、未來大有可期的事業。
在戰火紛飛中是水泥筑造了銅墻鐵壁,為抗戰和建設貢獻了力量;在洪水襲來時是水泥筑起堅實的堡壘,避免人類遭受傷害;在地震發生后是水泥建造更為堅固的房屋,得以讓人們重返家園。水泥足以稱得上造福人類的偉大發明之一。
功成弗居,水泥的未來更是大有可為。目前,人類的發展依然面臨著很多難題亟需解決,而在解決一些世界性問題時水泥則具有不容忽視的價值。我國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建材行業正處于積極應對外部市場需求結構調整、內部產業結構加速轉型的發展階段,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三峽大壩(資料圖)
助力經濟騰飛、延續人類文明,貫穿著水泥行業發展的始末。水泥行業從人民、社會、自然的角度出發,讓科技造福人類,用品質回報社會,以胸懷反哺自然。水泥之于人類社會發展可謂是初心不改,使命不怠。
同時,水泥也為我們開啟“星辰大海”。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建設海洋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海港碼頭、跨海大橋、圍海造堤等海洋工程過程中,具有抗海水侵蝕性能的海工水泥潛力巨大。此外,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已經開始考慮在太空生產水泥,以滿足人類未來探索外太空的建設需求。
按照當今時代的發展步伐,水泥行業通過不斷的創新升級、開拓發展除了能有效幫助人類抵擋自然災害,未來,還將在打造“海洋強國”、建立“太空基地”等過征途中大有作為,也更是讓人類文明在不同的時間、空間中延續,持續煥發新的生機!
數字變革,賦能水泥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在“仰望星空”的同時,如何“腳踏實地”,順應時勢、轉變觀念、創新思維,更是邁好人類文明進程中每一步的關鍵。
作為水泥行業的一員,中國水泥網伴隨行業的發展成長而來,又積極投身于助力行業的建設大潮之中,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一路走來可謂風雨砥礪,初心如磐。
中國水泥網舉辦的行業盛會
十余年來,中國水泥網始終秉持著以“提升行業形象、推動技術進步、引領產業互聯網”的愿景,緊扣行業發展脈搏,敏銳捕捉行業每一次創新發展、提升超越的機會和可能,開拓思路,大膽創新,用創新平臺與模式,不遺余力地推動著行業向高質量方向發展。
針對水泥行業信息化水平低,我們率先開創的云天軟件以MES、ERP起步,成為了水泥數字工廠的建設者;針對水泥熟料等貿易流通中存在的痛點,我們建立了以水泥現貨電商平臺為核心的數字化供應鏈。此外,中國水泥網與港交所QME共同打造水泥現貨產品市場化定價機制,助力水泥從工廠產品走向大宗交易商品……
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中心
由此,中國水泥網率先于行業內創建產業大數據體系、大宗建材系列指數體系,積極布局數字工廠、數字化渠道供應鏈服務體系,幫助水泥行業實現全面數字化。
從余熱發電到協同處置,從超低排放到節能降耗,從產業鏈延伸到數字化轉型……中國水泥網從媒體縱深發展到集新媒體、大數據、數字工廠、數字化供應鏈等多模塊為一體的綜合平臺,用自己的獨特數字化發展服務模式,詮釋著中國水泥工業偉大事業的變革與進階。未來,我們依然會憑借這種創新與突破的內核力量,在持續提升自身發展的同時,持續反哺行業發展,積極推動行業向“宜業尚品、造福人類”這個新目標前進。
中國水泥網杭州總部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新年賀詞中說,“胸懷千秋偉業,恰是百年風華。”站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起點,在接下來的發展過程中,水泥行業必將繼往開來、砥礪前行,為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奮進!
編輯:何欣然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僅供參考與交流,不代表水泥網的觀點和立場,且不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② 如有侵權及投訴等問題,請聯系水泥網處理(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