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金融機構和跨國公司為何青睞中國水泥業?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堅定不移地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積極擴大對外交流,鼓勵外商來華投資。外商來投資不僅發展了實業,也獲得了較好的收益。近來,外資對我國企業的并購風起云涌,也波及了以資源消耗型和能源消耗型的產品而著稱的水泥業。
外資收購水泥龍頭企業引起了不同的反響,但無論是抱著積極支持態度的人還是持反對意見的人都應該了解清楚的一個問題——為什么跨國公司和國外金融機構最近不約而同地加快并購我國的水泥企業的步伐,為什么他們如此青睞中國水泥?
從他們本身來說,當然源于他們有著豐富的投資經驗和善于捕捉最佳的投資時機。而從中國經濟和水泥的發展的狀況來看,確實也對他們有很大的吸引力,這其中有普遍的因素,也有水泥業特殊的原因。
首先,人民幣升值是世界矚目的一個問題。來中國進行金融投資也好,產業投資也好,都會考慮人民幣升值的潛力。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不能不說是吸引外商投資的因素之一。
第二,中國經濟連續多年持續快速增長,近三年GDP增長都接近10%,而中國股市接連五年熊市,多數上市公司由于股票縮水嚴重,存在著價、值分離的情況,因此,當前是通過金融市場并購上市公司的有利時機。
第三,水泥既是資源消耗型的產品,又是能源消耗型的產品。目前能源的緊張和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已使能源、資源消耗型產品價格逐漸上漲。中國的大型水泥企業都擁有可以開采幾十年甚至數百年的石灰石礦山資源。掌握資源——這無疑也有巨大的吸引力。
第四,看好中國水泥工業的發展前景,中國正處于經濟發展的上升階段,水泥的市場很大,水泥發展的空間也很大。中國水泥的價格比國外低60—100%,于國內外的市場價格接軌,水泥價格還有極大的上升空間。
第五,水泥跨國公司是長期在市場經濟中發展壯大的,不僅熟知水泥發展的周期規律性,而且善于應對周期波動的影響、善于利用周期進行投資活動。2005年中國水泥發展處于低谷,在低谷中介入,可獲得最大的收益。
第六,他們了解中國水泥企業幾年來急于擴張,極度缺乏資金,而由于目前水泥屬于過熱行業國內銀行對水泥企業惜貸的現狀;了解我國一些大水泥企業的高管和地方政府急于引進跨國公司的意愿。所以進行收購、并購是被購方要價最低的時刻,是不容錯過的大好時機。
第七,2004年之前,面對強勢而眾多的立窯企業,跨國公司并不急于過多地進入中國水泥業,因為整合中國水泥市場的代價太大了。而當前,水泥結構調整正處于加速階段,大型水泥企業集團迅速成長,不斷占領立窯水泥的市場。立窯水泥作為落后生產力的集群,正逐步分化瓦解,而大型企業集團羽翼尚未豐滿,此時正是進入中國水泥業的最好時機。一旦我國的大水泥集團掌握了各區域市場的主控權,外資占領中國水泥市場就要花多得多的代價,甚至難以進入。
了解了這些問題或許能幫助你在制定規劃時更加自信,在確定策略時能夠從容地面對,在利用外資發展我國工業和促進經濟發展中能夠作到解放思想、互利互惠和獨立自主。
編輯:guest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