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被評為A級企業還要不要錯峰停產?僅4地明確說“不”
“都被評為A級企業了為什么還要參加錯峰?”這一問題自從錯峰常態化后困擾著諸多企業。
自工信部、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水泥常態化錯峰生產的通知后,被評為A級的水泥企業是否需要執行錯峰生產的討論甚囂塵上,分級管控如何與常態化錯峰相結合?隨著各地相繼印發常態化錯峰文件,地區之間的差異逐步明晰。
僅4地明確繼續分級管控
1月21日,山西生態環境廳發布了2020年第二批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績效分級名單。至此,山西共有2家水泥企業被評為A級,19家水泥企業被評為B級(含B-)。按照山西《2020-2021年秋冬季實施錯峰生產的通知》,這21家及引領性的企業、工信部認定的綠色工廠,不納入當地長達數月的錯峰。
除了山西,河南也在最新的錯峰文件中明確水泥熟料績效分級A級企業和粉磨站績效引領性企業結合企業生產實際實施自主減排。
坐擁超億噸水泥產能的安徽在最新公布的錯峰文件中,明確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績效評級為A級企業可在上述時間段內自行安排錯峰時段,B級企業錯峰生產時間不得少于30天,C級企業不得少于60天,D級企業不得少于90天。
除了山西、河南和安徽3地在錯峰文件中明確A級企業錯峰期間可以自主減排外,其余十余個省份都沒有在文件中表示,這其中包括已經公布了A級企業名單的山東和江蘇。
山東在2020年已經公布了2020年度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績效評級結果。其中,濟寧海螺水泥被評定為A級企業,棗莊中聯水泥等10家水泥企業被評定為B級企業,另平陰山水水泥等多家水泥企業被評定為引領性企業。江蘇也于近日公布了重點行業績效評價A級、B級和引領性企業名單,A級水泥企業有1家;B級水泥企業有9家。
而在山東省水泥協會發布的《山東水泥企業2020-2021年采暖季錯峰生產實施方案》中并未提到被評為A級企業可以在錯峰期間可自主應急減排。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在江蘇省建材行業協會印發的《2021年江蘇省水泥行業錯峰生產停窯及核查方案》中并沒有提到被評為A級企業可以在錯峰期間可自主應急減排,但根據江蘇省有關文件,水泥企業在滿足一定條件后可以申請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停限產豁免。江蘇省各地也已經陸續公布了可在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停限產豁免的名單。
另一水泥大省河北則表示A級企業在采暖季錯峰期間集中停窯天數不得少于60天,其余企業為105天。
分級管控如何與常態化錯峰相結合?
2020年6月生態環境部辦公廳下發《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技術指南(2020年修訂版)》,水泥行業被納入其中。《技術指南》表示評為A級和引領性的企業,可自主采取減排措施;B級及以下企業和非引領性企業,減排力度應不低于本技術指南要求。
參與了《技術指南》編制工作的中國建材總院教授級高工何捷在接受采訪中表示未來只有做得好的企業才能生存下去!也即如《技術指南》所指出的,既讓環保績效水平高的企業享受政策紅利,也讓持續提標改造的企業看到希望,從而全面推動行業治理水平整體升級。績效分級差異管控鼓勵“先進”,鞭策“后進”,從而促進全行業高質量發展,“一刀切”管控則難以做到。
而在年底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水泥常態化錯峰生產的通知》中,所有水泥熟料生產線都應進行錯峰生產被提出,且沒有對被評為A級和引領性的水泥企業是否要參加錯峰做出明確,引起了行業的大量討論。
從目前各地已經下發的錯峰文件中可以看出,并非每個地方都將常態化錯峰和分級管控相結合,未來這些沒有將兩者結合的地區將如何在錯峰生產中體現分級管控?將用何種方式鼓勵“先進”,鞭策“后進”,從而促進全行業高質量發展?
編輯:周程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