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工業智能化進程瓶頸在哪?兩位業內教授直言點破!
隨著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目標所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加快部署,制造領域的各行各業緊隨時代的潮流,朝著智能制造齊發力。作為制造業的水泥工業近年來加快智能工廠建設,將智能裝備、智能系統、智能物流等應用到水泥生產全過程,目前,水泥工業由自動化正向數字化升級進而實現智能化。
此外,國家政策也為水泥行業智能升級進一步指明方向。2020年9月,工信部印發《建材工業智能制造數字轉型行動計劃(2021-2023年)》,明確要求到2023年,建材工業智能制造關鍵共性技術取得明顯突破,并圈定水泥行業作為重點領域,要求在智能工廠建設等數十個重點環節形成智能化系統解決方案。
在政策引領和自身發展的激勵下,水泥企業紛紛加碼智能化布局。
然而,推進水泥行業的智能升級并非一蹴而就,這是一項復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那么,當前我國水泥行業的智能化達到了怎樣的水平?有哪些難點亟需突破呢?中國水泥網邀請到了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樊粵明、吳笑梅前來答疑解惑。
資料圖
樊粵明表示,近年來,水泥行業以智能化為目標,一步步向自動化、數字化邁進。他認為,智能化是愿景,更現實的是看到了水泥廠的數字化。隨后,他提出了當前行業數字化過程中的關鍵問題,即能駕馭一條窯的很多關鍵數據都還沒有。“實現智能化系統的關鍵是獲取準確的數據,保證數字的可靠性。”樊粵明說,水泥廠在數據收集方面還要多下功夫。
資料圖
吳笑梅對此也有類似的看法。她表示,水泥業屬于流程工業,由于工序多,生產工藝長,急需信息化和數字化。不過真正實現智能制造,其實還有一定的難處,但未來可期。
“水泥廠而言,多環節都已經實現了自動化控制,但有一些環節還比較困難,如質量檢測數據、過程品控數據等還沒辦法做到在線的實時監控”吳笑梅透露,保證在生產線關鍵數據采集的準確性和采集的及時性是行業接下來需要突破的重點與難點。
此外,吳笑梅還指出,水泥廠生產數據要實現透明化,這樣才能利用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判斷,挖掘出哪個環節還有節能降耗、增產提效的空間等。
總體來看,樊粵明和吳笑梅教授都普遍認為水泥工業實現智能化的前提是要首先實現數字化,有效數據的采集是實現數字化的關鍵。
數字化、智能化儼然已成為水泥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答題”。為此,2021年10月26-27日,中國水泥網將在杭州舉辦以“賦能新發展 智構新格局”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水泥智能化高峰論壇”,誠邀行業專家和相關企業,聚焦智能制造的關鍵環節,深入探討水泥生產智能化未來。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