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機械行業對砂漿設備行業的提示
得益于以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公路、能源、二三線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保障房建設等因素,我國混凝土機械前景被普遍看好。在較長的時間段來看,混凝土機械行業的需求將受城市化率上升以及施工方式轉變的影響,仍有很大的需求空間。與此同時,企業間聯合兼并、或是高薪吸收技術和管理人才等現象也日益頻繁,整個行業的競爭越發激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市場擴張無疑是各企業普遍采用的競爭方式。
面對廣闊的市場前景以及工程機械投資所帶來的豐厚利潤,該如何選擇合理的投資模式,以及在設備購買和產品選型時該注意哪些因素?
首先,就是理性投資。近幾年來,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受國家基礎建設投資以及城市化建設等有利因素,出現了快速增長的利好行情,很多從事工程機械的企業和個體從中得到了巨大回報,促使更多人投身其中。但是工程機械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影響很大,尤其是混凝土機械,市場表現基本由工程量決定。所以,作為用戶,尤其以混凝土泵車和攪拌運輸車租賃為主的個體用戶在進入行業或擴大投資規模時,首先要了解當地的在建工程項目以及后續工程量大小,然后根據工程需要選擇適合的機型。
其次,混凝土機械與其它設備相比,其最大的特點是技術含量高,而且單臺售價更高,一臺混凝土攪拌站整機售價大都超過千萬元,混凝土泵車的單臺售價也在幾百萬元以上。因此,作為用戶,在采購時,首先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購機方式。目前行業中普遍的購機方式大致分為三種,即全款購機、銀行按揭和融資租賃。然而,隨著用戶購機付款方式觀念的改變以及企業風險控制能力的不斷提高,實力較強的大型施工企業,由于良好的資金來源以及多年建立的信譽度,一般多選用銀行按揭的購機方式,而個體用戶則受限于資金以及工程的不穩定性,多被要求或選擇融資租賃方式。所以,對于用戶來說,除了認識各自區域的工程量以外,選擇合理的購機方式至關重要。
再其次,混凝土機械相互之間具有作業關聯性,攪拌站拌好的混凝土熟料通過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運送到施工現場,然后通過塔式起重機輸送或者混凝土泵車直接澆注,這就要求各型設備之間具有良好的協調與配合。
隨著現代工程對混凝土用量以及質量要求的提升,對施工設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用戶在購買混凝土施工設備時,建議考慮設備的成套性購買,除了購機時簡化手續,更重要的是同一廠家的產品具有良好的匹配性,產品的相互匹配直接決定著施工效率,因此也就直接決定著用戶的受益。縱觀近期召開的地方兩會,投資依然是促進2013年經濟發展的重頭戲,受新型城鎮化建設及基建的拉動,年后隨后鐵路公路、房地產、農田水利項目的開工,預計工程機械迎來溫和復蘇的局面。數據顯示,2012年12月,全國工程機械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567.35億元,同比增長為11.39%,環比增長為32.06%。
受到一系列利好政策影響,工程機械行業的整體情況于去年12月呈現回暖復蘇的態勢。預計在政府換屆交接結束后,機械行業的各項指標數據會交出更亮眼的成績。立足于“城鎮化”戰略的大批基建投資固然是新鮮氧氣,能夠為行業補充活力,然而機械行業的產能問題已經存在,若現在不迅速解決,待其積重難返則為時晚矣。
由政策烘托的下游市場是機械行業復蘇的強勁推動力。“城鎮化”戰略的提出刺激了全國范圍內基建設施建設的大量投資,包括鐵路、公路、橋梁等。基建設施的建設周期較長,平均周期是23年,因此在較長時間內,工程機械的應用市場得到一定保證,行業的整體銷售及營收水平將保持一定高位。
利好政策也可以是一劑猛烈的“麻藥”。在大好市場的誘惑以及政策的支持下,更多的企業將進入機械行業,伴隨著更多的資金和更大規模的產能。機械行業在2012年遭遇的寒冬更像是短暫的陣痛,可以被一筆抹掉。然而,低端產能的累積以及技術升級的滯緩并不會因為大量資金得到根本改變,企業扎堆反而容易掩蓋行業本身既存的毛病,麻痹人們對行業問題的認識。
盡管中國已經吃夠了“無節制、無規劃”帶來的苦楚,相關部門對于國家經濟中涉及重要環節的行業仍未發揮科學的指導作用,消化過剩產能、促進技術升級等重要方面還未出現具有實踐意義的政策。缺乏相應規范作指引,龐大的市場是行業的機遇,也更有可能是一次危機。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