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投資是盛宴也是考驗
總投資8000多億元的軌道交通項目,總投資上萬億元的基建項目,四川省總投資達3.67萬億元的2242個項目……近期,國家發改委可謂動作頻頻,密集批復了多個投資項目,10多個省市的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涉及金額近20萬億元。
2008年的4萬億元投資已讓建筑企業初嘗甜頭,本輪密集投資對建筑業來說無疑又是一場盛宴。但在投資泡沫的威脅下,這場盛宴既是考驗,又是轉型機會。上海魯班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首席顧問楊寶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面對誘人的“蛋糕”,建筑企業家對項目和形勢要有冷靜的判斷,避免使企業陷入資金困境。同時,企業經營思維要回歸產業本質,防止建筑業隨著宏觀經濟形勢繼續開“過山車”。此外,企業要做好轉型,促進行業由粗放式向精細化發展轉變。
地方掀起新一輪投資熱潮
9月5日,國家發改委先后批復了25個軌道交通、城際鐵路項目和13個公路建設項目。據了解,這些軌道交通項目涉及18個城市,總投資達8000多億元,13個公路項目總里程超過2000公里。同日,國家發改委還批復了9個污水處理項目、1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和7個碼頭港航項目,總投資上萬億元。
與國家發改委相比,各地公布的投資規模更為龐大。9月24日,四川省政府發布《四川省重大投資項目名錄》,將投資總額達3.67萬億元的2242個項目公之于眾。9月底,《福建省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獲國務院批準,福建成為繼山東、浙江、廣東之后的又一個國家海洋經濟發展試點省份。
公開資料顯示,自6月以來,全國已有10多個省市發布了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涉及金額近20萬億元。其中,廣東、天津、山西、重慶、福建、貴州、四川等省市的投資計劃均超萬億元。
與2008年的4萬億元相比,本輪投資規模空前巨大,這讓處于“冬天”的建筑企業家看到了“曙光”。對此,楊寶明表示,每一輪投資都會使建筑企業受益,但經過幾輪投資拉動后,國家宏觀經濟體系受到了實體經濟負擔過重、社會信用下滑、交易成本越來越高等問題的影響,本輪經濟刺激計劃的實施已沒有以前那么簡單。因此,建筑企業家需要對項目和形勢作出冷靜的判斷。
盛宴誘惑謹防資金困境
作為本輪投資的主力軍,地方政府的融資能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楊寶明對此所持的態度并不是非常樂觀。他認為,這些投資還只是一個藍圖,要落實這一藍圖,最重要的是解決資金問題。各地政府的融資平臺和項目支付能力幾年前就已出現了問題,這在許多項目中得到了印證,有的地方政府甚至通過給建筑企業劃地來抵充費用。現在與幾年前不同,建筑企業自身的現金流存在一定問題,房地產市場形勢也不樂觀,再加上政府加強了土地控制,所以這些問題不再那么容易解決。
而對建筑企業來說,受行業性質限制,工程回款周期較長,如何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資金困境尤為重要。作為宏觀經濟和政治政策的最直接受益者,建筑業一直處于“過山車”般的生存狀態。對此,楊寶明指出,這不僅是因為受到了大形勢的影響,還與建筑業自身粗放型的發展方式密切相關,一直沒有形成良性發展體制。
楊寶明表示,建筑業是傳統行業之一,經過幾千年的發展,部分建筑企業已達到了年收入上千億元的水平,但其經營理念卻一直停留在初級階段。“冬天”來臨時,許多建筑企業家總是抱怨政策、體制,卻較少關注改進企業管理模式。楊寶明說:“我們描述的建筑企業家有兩種狀態,一種是在去公關的路上,另一種是在去‘救火’的路上。中國建筑業已成為超過11萬億元規模的大產業,消耗了全球50%的建筑用鋼材、水泥,但我國建筑企業的成本管理水平、精益建造水平、項目質量安全管理水平卻在不斷下降。”
2008年,受國際形勢的影響,我國眾多行業進入“冬天”,30%~40%的制造業企業倒閉,但受4萬億元救市政策的拉動,建筑企業數量大幅增加。“對于年產值增速基本保持在20%以上的建筑業來說,沒有淘汰是不正常的,這導致行業集中度難以提升,企業優勢難以凸顯。”楊寶明說。
而對本輪投資的拉動效果,楊寶明表示,未來經濟的“冬天”對行業的打擊可能非常慘重。在開發商、政府、業主支付極為困難的情況下,分包單位和供應商只要稍加逼迫,不少建筑企業的資金鏈就會越繃越緊,也難有破解良策。建筑業需要一場革命,讓企業經營思維回歸產業本質和企業的長遠目標,而不是過多地寄望于投資。
信息化支撐行業精細化轉型
何謂產業本質?在楊寶明看來,產業本質就是設立品牌和能力競爭的門檻,增強精細化管理能力,實現信息化突破。只有從這一本質出發,不斷改進企業管理、優化運營體系,才能避免再開“過山車”,才能使建筑業在宏觀經濟形勢較差時加快自身發展速度。
“建筑業轉型升級已經喊了近20年,而根據魯班咨詢的調查,建筑業的轉型升級才剛剛開始。建筑工程發展到現在,仍存在著很多問題,最主要原因還是管理水平不高,工程項目管理技術亟須突破。”楊寶明說。
他還舉例,建筑裝飾行業的金螳螂在企業精細化發展方面是業內拔尖的,在企業經營理念、聚焦戰略、系統內部管理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都比較符合企業客觀發展規律。但部分超大型公司問題較多,仍處在粗放型經營方式階段,其發展情況也隨著宏觀形勢忽好忽壞。
楊寶明呼吁,在行業形勢較好時,建筑企業家要重視轉型升級,抓好信息化建設,大大增強項目精細化管理能力和企業集約化發展能力。工廠化生產是精細化生產的一個方面,BIM技術(建筑信息模型)的深入普及和應用則是另一個重要方面。BIM技術已被國際工程界認為是革命性的技術,工程數據的處理效率也將大幅提高。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