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水泥業有無必要“加碼”?
5月中旬,臺泥集團在福州長樂舉行了二期擴建開工儀式,新增一條年產75萬噸水泥生產線,預計2007年7月底建成投產,實現擴能后,年產能將達到225萬噸。
臺灣的另一水泥集團“國產實業”在永定投資的300萬噸水泥項目一期工程預計也將在今年9月投產。
浙江紅獅控股集團今年來也相繼在福建省將樂縣和漳平市投資建設年產100萬噸和400萬噸的生產線。
而作為福建省目前最大的水泥企業——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也表示,公司計劃在未來5年內投資12億元人民幣,采取聯合、重組等方式,形成1000萬噸的產能規模。
水泥行業這樣的快速擴張是否會造成產能過剩,未來的產業整合將走向何方?
新標準執行一些小廠將關閉 新增產能欲補市場空隙
對于2006年以來的福建水泥企業的不斷“加碼”,業內外普遍關注的是,福建有沒有必要“加碼”,福建市場能否消受得起?
對此,福州臺泥水泥有限公司總經理余雙福顯然有些擔心,“2005年福建省水泥的年需求為2700萬噸,而福建本省水泥企業的實際年產能已達到3100萬噸,也就是說,仍有相當多的閑置生產力。”
盡管現有生產線并沒有完全運轉,但另一方面,各企業的“加碼”也是不爭的事實。
“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有矛盾,但這很正常。”余雙福認為,這首先是2006年7月1日起將執行新的《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作用。
“由于該標準的執行,一些小立窯廠的倒閉將在今后一兩年內凸顯出來,現在‘加碼’的企業一般都在第四季度上馬,實際產能在明年才能具體體現,也就是說,在很大程度上,大家瞄準的是那些落后生產能力的立窯生產線倒閉后的產能補充。”余雙福如是說。
產業整合勢在必行 臺泥可能牽手福建水泥
“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產業集中度低是水泥行業的通病,結構調整勢在必行。”福建省經貿委有關負責人說,福建省200多家水泥生產企業中,整體產能偏低,集中度也不高。
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董秘林成潮表示,公司計劃在未來5年內投資12億元人民幣,采取聯合、兼并、重組等方式,提高生產集中度,形成1000萬噸的產能規模。
而福州臺泥水泥有限公司總經理余雙福也表示,臺泥在福建要通過并購等方式,提高集中度。
余雙福還透露,自2003年以來,臺泥一直就欲通過購買股權的方式實現和福建水泥的合作。“我們甚至評估過福建水泥的人才成本,欲借臺泥成本和管理上的優勢,和福建水泥的營銷通路,通過合作實現雙贏。”
對于余的說法,以及市場上的收購傳聞,林成潮不愿多談,僅表示“關注通告就是了”。
而也有業內人士表示,“二者的合作接洽和談判,肯定是有,但由于最近涉及到股改問題,雙方的合作沒這么快能夠確定下來。”(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jiangxun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