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昊元大正混凝土公司成功轉制 取得喜人成果
2011年初,按照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產金—灣”發展戰略,北海市大正混凝土有限公司被收購并入北投昊元置業有限公司。一年來,大正公司成功實現了從民營企業向國有企業的轉制,并取得喜人成果。
從民營企業向國有企業轉制,制度、觀念,以及企業文化的融合是一大難題。
對大正而言,還承受著惡性市場競爭的重壓。從數據可以一睹端倪:2011年,北海市混凝土企業由原來的9家增至16家,市場已處于供大于求的現狀,相互競爭壓價搶單異常激烈已成為混凝土產業的最大特點。
不僅如此,剛被收購初期,大正人才流失嚴重,內部管理制度空白,管理班子思路不明確,銷售工作停滯不前,場地改造和設備技術提升未能開展,客戶投訴頻繁。
困難面前,大正人選擇了迎難而上。
北投昊元公司董事長冼寧以身作則,親力親為,平均每周在北海辦公時間不少于兩天,帶領班子成員深入市場調研,多次召開會議研究,確立了在轉型期以基礎建設和市場開拓“雙輪驅動”的經營發展思路,在穩定和凝聚人心、提升經營業績方面產生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在各方努力下,2011年,公司共簽訂混凝土銷售合同量45萬,正在洽談和跟蹤的客戶達到85個,完成混凝土銷售約25萬,營業收入7200萬元,占據北海混凝土銷售市場份額約12%。
發展不是紙上談兵,必須要堅定事在人為、業在人創的信念,以理念的前瞻、機制的創新、身心的投入,努力實現重點工作的突破。大正人收了獲屬于自己的成功和榮耀。
——基礎更牢。狠抓制度的空白點和薄弱環節,制定了40項管理制度和17項辦事流程并匯編成冊,為公司的平穩過渡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全年招聘人員35名,調整了重要崗位人員,初步形成了完善的生產隊伍體系。建立了企業培訓機制,創造性地開展了公司內導師帶徒制度,提高了人員的業務能力素質。進行了場地和設備技術的改造,在場區內安裝了監控系統,改善了生產條件,堵塞了經營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建立健全了人力資源激勵制度,通過每月的逐級考評、獎勤罰懶,提高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
——經營更優。4月中旬,正式組建了公司營銷部門,全面倡導全員營銷,并建立了激勵機制,借助有業務合作關系的政府部門、銀行和施工單位尋找新的客戶資源,實現了營銷工作的全面突破。對大宗原材料的采購實施招議標制度,輔之以現場考察,保證了原材料質高價優。健全完善產品質量檢驗管理制度,加強原材料進場和產品出廠的檢驗,深入做好工地技術交底和服務,產品質量贏得了客戶的好評。
——成本更低。努力抓節本降耗工作,與沿海石化公司共建了內部加油站,全年節約油料成本近5萬元。對機車輪胎等生產配件進行了翻新重復利用,全年節約成本5萬多元。同時,不斷優化生產配方,通過摻加礦粉、瓜米石等辦法,在不改變混凝土強度的基礎上,實現了每方混凝土在節約原材料成本9.5元;選用增效型減水劑和新標號水泥,實現了每方混凝土節約成本4.3元。據不完全統計,自配方改良以來至今,累計節約生產成本約120萬元。
——品牌更亮。不斷強化產品質量管理,加強售后服務工作,廣泛開展企業宣傳,提高了品牌效應,大正產品得到了更多客戶的青睞和選擇,公司也榮獲了“2011年度北海市建筑業商品混凝土產業”先進企業榮譽稱號。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