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工程機械預計:也無風雨也無晴
工程機械行業前三個季度先揚后抑,行情走勢波瀾起伏。一季度工程機械行業表現遠超市場預期,在2010年行業高速增長的背景下,一季度工程機械行業實際增速不降反升,火爆程度遠超預期,而一進入二季度,旺季就戛然而止,5月份工程機械行業銷量開始掉頭向下,部分產品出現負增長,三季度則延續了二季度的市場走勢,總體交易清淡。
總體來看,前三季度工程機械整體仍然實現了一定幅度的正增長。2011年1至8月份,中國總共生產起重機總噸位502.27萬噸,同比增長37.10%;生產挖掘機15.14萬臺,同比增長31.33%;混凝土機械29.57萬臺,同比增長31.13%;挖掘、鏟土運輸機械37.33萬臺,同比增長25.68%;電動叉車11.19萬臺,同比增長12.55%;壓實機械4.54萬臺,同比下滑22.40%.除了壓實機械外,其他產品都實現了同比正增長,相對其他行業,工程機械行業總體表現良好。
工程機械行業的表現與宏觀經濟的緊縮過程直接相關。一季度宏觀經濟整體已經開始緊縮,反映投資品物流需求的重卡在2月份銷量增速就開始下滑,隨后迅速下滑;而代表終端投資品需求的工程機械卻在4萬億收尾的帶動下,火爆情況一直持續到4月份,進入5月份市場旺季提前結束,經濟緊縮的作用開始顯現,隨后這種清淡的終端銷售狀況一直延續到三季度而沒有起色。
市場不振倒逼馬太效應和替代進口的出現。在行業整體處于弱勢的背景下,中小企業的競爭力相對下降,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不出意料地出現。典型的如裝載機中山東臨工市場份額大幅上升;已經占據推土機行業半壁江山的山推份額繼續提升;挖掘機行業則出現了明顯的替代進口現象,三一、山重建機、玉柴等國產品牌市場份額不斷提升,而以斗山和小松為代表的國際品牌市場份額則出現明顯的下滑。
出口是前三季度工程機械行業的亮點,但太小的占比不能緩解行業的整體銷售壓力。受世界經濟緩慢復蘇和工程機械龍頭企業不斷進行海外擴張的影響,中國工程機械出口形勢比較樂觀,但目前較小的占比仍然不能對行業的整體銷售產生根本性的影響。
低迷的終端銷售也拖累了工程機械相關上市公司的股價表現。進入三季度以后,主要的工程機械上市公司股價都出現了相當幅度的下滑,整體表現落后于大盤。
預計四季度,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不會繼續走低,但也不會出現向上的拐點。由于目前宏觀局勢處于“經濟整體下行,支撐與風險并存”的敏感時期,政策面將會以保守穩健為主,而不會出現非常激進的刺激或打壓政策。與此同時,保障房和地方水利投資建設也會在四季度集中啟動,這也有利于工程機械需求的恢復。總之,政策基本面不會對行業產生打壓,四季度工程機械行業不會繼續走低。但受動車以及地鐵事故影響,現有的大型項目越來越受到環保和安全問題的考問,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短時間內不會重現,行業缺乏快速增長的推動力,出現向上拐點的概率也很小。
工程機械行業投資短期內建議保守操作。從中長期看,工程機械強者恒強,市場集中度提高的局面還會繼續,國內品牌升級中高端,進口替代的進程也將逐漸加快,此外,龍頭企業不斷借助海外市場加快全球擴張速度,提高自身競爭力,這些都是行業中長期的增長點。四季度預計工程機械上市公司還將處于價值回歸的過程中,符合上述增長前景的企業將會是良好的投資標的。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