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達機械:引領國內機械設備租賃BPO發展新模式
2009年國家發改委頒布的38號文件限制了水泥行業的發展,這兩年以來,整個水泥行業都面臨淘汰落后產能、產能過剩等問題,在這種形勢下,各水泥企業都開始考慮自身未來的發展。有的企業選擇并購重組,有的企業選擇延伸產業鏈進軍混凝土等上下游行業。作為一個國內建設機械租賃的領軍企業,益達建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對水泥企業進軍混凝土行業的發展趨勢是如何看待的?近日,中國水泥網一行赴武漢益達建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益達機械)總部武漢,采訪了公司董事長王湘輝。
物流成本高是水泥企業進軍混凝土行業的絆腳石
武漢益達建設機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7月,是一家建設機械專業出租及培訓的股份制公司,成立五年來已經成為全國知名的塔機和混凝土機械租賃商。說起混凝土機械租賃業的未來,王湘輝顯得信心十足。
當前,水泥企業進軍混凝土行業是未來水泥行業發展的主流趨勢之一。王湘輝認為,水泥企業發展混凝土攪拌業有著先天的成本優勢、網絡優勢以及資本優勢。在他看來,未來水泥企業做大做強必須走兼并整合道路。然而,近年來,隨著產業集中度的不斷提高,行業內剩余企業的規模日漸擴大,水泥行業內橫向兼并重組的代價越來越高,因此,很多水泥企業趨向于縱向整合產業鏈上下游的行業。從拉法基、西麥斯以及海德堡等當前國際水泥巨頭的發展歷程看,水泥行業發展越成熟,產業鏈的延伸就越完善,對混凝土行業控制也將越深入。
而在進入方式上,水泥企業當前面臨兩種選擇,一種是控制資源進軍混凝土,一種是控制業務進軍混凝土,但無論以何種方式進入,混凝土生產設備的建設和維護都是不可回避的問題。正如中國水泥網舉辦的水泥企業發展混凝土產業高峰論壇上許多水泥企業提到的那樣,當前中國水泥企業進軍混凝土行業還面臨著許多風險和挑戰,許多水泥企業選擇業務外包等形式試探性進軍該領域。而從國際上看,混凝土租賃設備向BPO(商務流程外包,即就是企業將一些重復性的非核心或核心業務流程外包給供應商,以降低成本,同時提高服務質量)方向發展是主流方式之一,當前也已經有一些中國水泥企業開始嘗試這種方式。
在談及水泥企業進軍混凝土行業所面臨的挑戰時,王湘輝從自己的角度認為,對于水泥企業而言,進軍商品混凝土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并非來自銷售,而是物流。水泥企業生產線都比較固定,但混凝土使用點卻是流動性的,隨著范圍的擴大,對于企業的物流成本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因此,很多進軍混凝土行業的水泥企業選擇與各地混凝土設備租賃商合作。不過,王湘輝介紹說,目前國內的大多數混凝土設備租賃商并非以BPO模式作為發展方向,還無法滿足水泥企業對設備需求大、質量高、范圍廣的需求。
目前,國內混凝土機械的BPO運作模式才剛剛起步。我國的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始發展于20世紀70年代后期,距今僅有二十多年歷史,能夠談得上租賃商品混凝土設備的企業也僅有十余年歷史,益達機械是行業內第一家能夠真正提出將租賃商品混凝土設備向BPO方向發展的企業,談及這些,王湘輝的語氣里無不充滿著自豪,也對企業未來的發展空間充滿著信心。他向記者表示,益達機械已經認準了將租賃商品混凝土設備向BPO方向發展的道路,未來發展中無論遇到任何困難,益達機械都會堅持將這條路走下去。
四大優勢推動益達機械向租賃商砼設備BPO方向發展
既然益達機械提出了將租賃商品混凝土設備向BPO方向發展的戰略,那么對于企業自身而言,又有哪些向BPO方向發展的優勢呢?提及這個問題,王湘輝向記者打開了話匣子。在他看來,益達機械在租賃商品混凝土設備向BPO方向發展的優勢有四個:
一、低廉的運營成本。目前,益達機械已經與中石油簽署了合作協議。該協議簽署后,未來,益達機械的混凝土攪拌車將不再燃燒汽油,而改為燃燒天然氣,此舉可以將益達機械的運營成本降低30%-40%。
二、搭建“GPS+ERP+網上下單系統+可視”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客戶可以清楚的看到每個租賃設備的運行狀況和人員配置狀況,為他們挑選租賃設備提供參考依據。
三、匹配一個調度中心。混凝土攪拌站的業務會有淡旺季。王湘輝認為,水泥企業發展混凝土,攪拌站的運營能力應該迎合水泥企業自身的需求,因此,益達機械下步將建立一個調度中心,滿足水泥企業混凝土業務在不同生產季節的需求,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
四、在全行業率先推出項目管理體系。該體系推出后,公司將會從這些混凝土運輸車輛的司機中,挑選出比較能干的,思想認識水平高的司機,通過益達機械下屬的的學校培訓,使這些精選出的司機能夠對租賃出的混凝土車輛進行有效管理。
另外,益達機械計劃未來一年新購置2個億的塔機和10個億的混凝土機械;目前公司的塔機租賃進入全國同行業前三,混凝土機械租賃成為全國行業第一。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