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浙東建材集團:堅守主業 穩健發展
浙東建材總裁邱風雷參加CCPA預制混凝土樁分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暨一次一屆理事會
寧波浙東建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東建材)自1985年成立至今,已有20多年的發展歷史,是全國三大管樁生產企業之一。對于取得的發展,浙東建材總裁邱風雷近日在接受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記者采訪時指出,企業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全國混凝土專家和兄弟單位一如既往的支持,浙東對這些支持過它發展的單位,始終抱有感恩的情節。簡單的一句話,就彰顯了邱總為人謙遜的品格。
發展方向:鎖定水泥制品和鋁合金型材兩大產業
通過20多年的發展,浙東建材已形成以寧波為主體,上海、溫州生產基地為兩翼,滬、甬、溫三足鼎立的產業格局,躋身中國建材20強行業。
對于這樣大型集團企業來說,這二十年可謂是風雨兼程,充滿了機會和挑戰,也有很多發展多元化產業的機會,但是浙東建材沒有動心,堅持了“專業領域的多方位發展”的穩步發展戰略。
“近幾年,浙東建材重新梳理了發展方向,鎖定水泥制品和鋁合金型材兩大產業為發展主業。確立這樣的發展方向非常有必要,能量聚焦才是硬道理,因為我們認為企業的團隊精力是有限的,目前不考慮多元化擴張。”邱風雷這樣告訴記者。
正是因為有這樣一份執著,浙東建材才能在建材領域內不斷拓展,不斷積累專業經驗,不斷地確立、鞏固自己在專業領域內的優勢和地位。邱風雷堅信,專注才會有優勢,專業才會有核心競爭力,專心才能為社會提供更多質優價惠的精品。
說到浙東建材近年的發展情況,邱風雷也坦承,目前管樁行業的競爭是相當激烈的。因為進入的門檻低,有不少中小企業抱著追求短期利益的心態,用低質低價的產品沖擊市場,造成市場競爭無序混亂。此外,人力成本、融資成本、原材料成本的不斷上漲、自動化程度低等問題,也對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因此,浙東建材近幾年一直處于穩健發展的態勢,沒有進行高速擴張。
行業現狀:與國外企業存在差距
近期,管樁的市場需求不斷攀升,有業內專家表示,現在是客戶拿錢等著買樁,可以說是“全國山河一片紅”的大好形勢,但也因此不少企業開始上馬新生產線,加速擴大產能。那么這樣樂觀的市場會持續多久?行業的發展是否到了高速增長的時期?對此,邱風雷依舊保持著冷靜而理性的態度,對行業的發展甚至有“恨鐵不成鋼”的心態。
他認為,目前,整個管樁行業都在走“粗放型”的發展模式,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的綜合管理水平,可能相差5年、10年甚至20年。這些差距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企業的管理能力。這取決于投資者和經營者的一種經營意識,考慮問題從點出發,還是從系統的角度進行全局把握。邱風雷說:目前,國內的投資者和經營者考慮最多的是企業短期的盈利,而沒有考慮企業的長期經營戰略,更不要說從行業整體的健康有序發展了。畢竟管樁是關系到建筑安全的重要產品,一旦個別企業的產品出現問題,發生質量事故,會使整個行業都受損。
2、企業的規劃也沒有做到從高處著眼、系統思考布局,決策者更多的是靠感性認識,不是以科學發展觀,理性的角度去規劃項目、選址布局。比如,目前國內管樁企業的自動化程度、機械化程度還是停留在過去的10年。
3、企業的質量意識在退步,而不是在進步。造成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企業的投資者和經營者的短視,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進行長遠規劃;二是行業職能部門對產品的檢查、監督也沒有到位。
未來發展:為行業穩健發展做貢獻
談及浙東建材未來的發展規劃,邱風雷表示,由于政府規劃問題,浙東建材寧波總部基地在近期內將要進行搬遷。搬遷后,企業將圍繞“提高自動化程度、降低員工勞動強度”的目標和思想,按照高標準對生產線進行配置,節能減排,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求真務實,盡力做到工藝精細化、制造成本的精細化,從做產業的高度出發,提高產品品質,堅持與時間、與市場、與世界三個“俱進”,促進行業健康持續穩健發展。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