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推廣建筑節能工程
(一)現狀和問題
截至2003年底,全國城鄉房屋建筑面積為383億平方米。城鎮房屋建筑面積141億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積89億平方米。每年新竣工建筑面積18-20億平方米。建筑用能占我國能源消費量的比例逐年上升,建筑節能已成為全社會節能的重點領域之一。
目前,初步建立了在1980年標準基礎上節能50%為目標的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體系,加大了建筑節能監管力度,制定了建筑節能相關政策法規,開始了供熱體制改革工作,組織了建筑節能技術攻關和試點示范。存在主要問題:
1、建筑用能效率低、污染嚴重。單位建筑面積能耗比氣候條件接近的發達國家高2-3倍,建筑供暖造成的空氣污染高2-5倍。
2、新建建筑執行節能設計標準有待于進一步加強。2000-2004年,大城市新建居住建筑在施工圖設計審查階段執行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比例,北方嚴寒和寒冷地區為90%,夏熱冬冷地區為20%,夏熱冬暖地區僅為11%。而實際按節能設計標準施工的建筑,北方地區為50%,夏熱冬冷地區僅為14%。
3、供熱體制改革尚未全面啟動,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進展緩慢。
4、節能材料產品性能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節能建筑的質量還存在一定的隱患,節 能運行管理薄弱。
5、缺少建筑節能激勵政策,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政府監管不到位,宣傳力度不夠。
(二)主要內容
1、新建建筑
新建建筑全面嚴格執行50%節能標準,四個直轄市和北方嚴寒、寒冷地區實施新建建筑節能65%的標準。采用新技術、節能建材、節能設施,建設低能耗、超低能耗及綠色建筑。新建建筑的節能要實行從規劃、設計、施工圖審查及施工、監理、驗收和銷售等全過程的嚴格監管,使節能設計標準得以切實實施。
2、既有建筑采用新技術對既有建筑的采暖、空調、熱水供應、電氣、炊事等方面進行改造。啟動和實施供熱體制改革,推行居住及公共建筑集中采暖按熱表計量收費制。
3、可再生能源城市級示范開展再生能源技術城市級示范活動,探索推廣機制和模式,包括太陽能利用、淡水源熱泵、海水源熱泵、淺層地能利用和可再生能源技術集成等。完善新建建筑設計規范,推行建筑物與可再生能源一體化進程。
4、新型墻材和節能建材產業化發展節能利廢建材、聚氨酯、聚苯乙烯、礦物棉、玻璃棉等符合建筑節能標準和相關國家標準的新型墻材及建設節能建材產業化基地。
(三)配套措施
1、加強項目管理,項目實施單位應按相關法規,確定責任人員,建立管理制度,按計劃完成工程項目。
2、制定和修訂相關政策法規,制定供熱價格管理辦法,加快北方地區供熱體制改革。
3、建立健全技術標準體系和技術支撐體系,研究新型墻體材料節能利廢和二氧化碳減排評價體系及指標,強化國家建筑能效檢測檢驗和評估機制。
4、推廣建筑節能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
5、建立和完善建筑節能標準體系及實施監管機制;研究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激勵機制。
6、加強國際合作和宣傳培訓,引導農村和工業建筑節能。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