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機械行業今年上半年偏向謹慎樂觀
劉榮說,混凝土機械行業長期還是增長的趨勢,但是因為跟宏觀政策的調控、國家財政政策的規劃,還有一些貨幣政策的波動有關系,所以這個行業的周期性也是很明顯的。從投資策略上來看,要踏準政策周期,把握行業周期。
劉榮認為,當前經濟處在產業結構升級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城鎮化發展的趨勢、新經濟的要求等使很多機械行業受益,包括鐵路設備、功能機械、海洋工程和核電裝備,而軌道交通、新能源裝備和工程機械將更為樂觀。
軌道交通方面,2011年、2014年是竣工高峰,對上市公司的業績貢獻也非常大。從劉榮跟蹤的定單來看,未來兩年都會出現比較大的增長,中國南車、中國北車的動車組每年交付80%,明年還將增長80%。工程機械已經進入更新和升級的高峰,經過今年的高增長,基本上所有的公司仍出現產能不足,都在推動再融資和擴產計劃。
劉榮認為,房地產投資是判斷工程機械行業明年是否超預期的關鍵,如果房地產的投資還能有25%的增長,工程機械行業成長可期。
能源裝備行業是當前仍沒有復蘇的行業,國內上市公司標的非常少,而且行業規模也比較小,劉榮認為未來這個行業在自身成長、能源整合以及對社會需求的拉動方面會帶來驚喜。
劉榮提出,深海勘探海洋工程設備未來要翻倍,由于國內該行業與國外如新加坡、韓國、巴西等國相差很大,因而產業向中國轉移將是發展趨勢。
針對當前勞動力上升成本的趨勢,劉榮認為可能對船舶、港口機械,一些傳統制造業的影響比較大,而對機械行業的壓力還不是特別大。現在機械行業人工被流水線、自動加工設備取代,人力成本占比還比較低,大概在6%-7%。
對于工程機械的上游機床行業,劉榮表示,從這個行業復蘇流通的角度來看,機床行業今年也是非常好的。首先是政府投資拉動了工程機械的需要,然后汽車和工程機械今年都創了歷史新高,帶動了機床行業的井噴。機床行業今年從整個行業來看增長了30%-40%,創了歷史新高。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