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工程機械中西部地區發展將迎來春天
過去20年,中國打造了東部沿海經濟帶;今后20年,產業轉移將迅速向中西部挺進,尤其是人口眾多的四川、河南等省份將迎來發展契機,產業轉移必然會帶來基建投資規模的快速膨脹,工程機械在中西部的春天即將到來。
十二五規劃為中西部發展提供契機
十二五規劃最確定的事情就是“轉型”,轉型必然會帶來產業的轉移。以前,中國將中西部的剩余勞動力引向東部沿海,打造出中國制造。現在,基建投資明顯會向中西部傾斜,就地工業化、就地城鎮化將成為中西部發展的必然趨勢。
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已經啟動,根據發改委初步規劃,到2015年,西部地區經濟生產總值比2008年翻一番。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將接力過去十年政策,帶領西部地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能源開發將成為拉動中西部工程機械的先頭兵
作為我國能源富集地區,中西部地區未來發展自然離不開重點發展能源。據了解,今后10年,中西部地區將被打造成為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資源深加工基地、裝備制造業基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
據國家能源局人士介紹,從“十二五”開始,我國將逐步形成山西、鄂爾多斯盆地、西南和內蒙古、新疆五個綜合能源基地,預計到2030年,西部的五個綜合能源基地的一次能源的供應能力將占到新增能力的85%,構成中國一次能源的基本框架與格局。
中西部地區多個國家級規劃還將出臺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2009年我國陸續批復十余個區域振興規劃,其中針對中西部地區的規劃占據多數。今年以來,中西部地區的成渝、關中-天水、重慶兩江新區、青海省柴達木、西藏、新疆等區域規劃已經獲批。據國家發改委地區司表示,區域振興規劃以后仍將密集出臺。
區域經濟對經濟增長的刺激作用十分突出。從傳統的地區劃分來看,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速要高于東部地區,主要是受益于近10年來的西部大開發和近5年的中部崛起區域振興規劃,而近期我國制定的新興區域振興規劃效用則更為明顯,北部灣、成渝、海西等新興區域經濟體發展勢頭極為強勁。
很多企業已經嗅到了中西部發展的機遇,尤其是新疆市場,得到了很多企業的青睞。徐工國內第三個生產基地即將落戶烏魯木齊,投資額將達20億元。三一、柳工等國內一線品牌也對中西部市場垂涎已久,中西部工程機械的春天真正到來了。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