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推機械:借勢變局進行戰略調整
山東重工集團旗下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公布了2010年上半年年報,公司在2010年上半年完成營業收入68.86億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4.938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08%和144.51%,實現每股收益0.64元,同比增長140.74%.山推公司董事長張秀文表示,當前工程機械市場的需求明顯擴大,這與山東重工集團去年對市場的判斷完全吻合,山推在今年上半年不僅抓住了機會、實現了超常發展,并且在結構調整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
涉足混凝土機械
2008年年底收購湖北楚天建筑機械公司是山推實施戰略布局調整、正式涉足混凝土機械領域的開端。盡管當時的楚天公司已經“元氣大傷”,但山推進軍混凝土機械市場的決心最終還是促成了這次并購,并且在短短一年的時間里,山推就將混凝土機械從“零”做到了1.5億元,并將進一步擴大規模的“藍圖”全面鋪開。
2010年5月8日,山推楚天公司新工廠在武漢東湖高新區動工興建。山推楚天新工廠項目是東湖高新區獲批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后開工興建的首個大產業項目,由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日本日工株式會社、武漢中南機電設備有限公司三方共同投資。項目分兩期建設,總投資15億元人民幣,占地635畝。該項目達產后,可年產各種型號混凝土攪拌運輸車3000臺、臂架式泵車1700臺、托泵1000臺、混凝土攪拌站200臺,將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2009年山推楚天公司在試生產期間,實現銷售收入7000萬元,2010年計劃突破3億元。按照計劃,未來三年銷售收入將實現或超過50億元。
“混凝土機械產品應該盡快成為山推股份戰略發展的一個支柱產品,為此我們也正在人才、技術、資金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張秀文說。作為全球建設機械制造商50強,山推股份公司多年來一直精心致力于工程機械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和壯大,堅持積極的多元化發展戰略,在并購楚天公司之前,山推產品已經涵蓋推土機、道路機械、挖掘機、樁工機械、工業車輛和工程機械零部件等十大類、120多個規格型號,銷售至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主導產品推土機產銷量2009年位于全球第二位。
強化科技支撐
2010年,山推公司用于技術創新的資金達2億元,額度明顯高于往年,費用列入年度預算,專款專用。同時,公司對技術創新資金中建設費用以及用于共性技術的開發費用、獎勵費用及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費用的占比都做了明確規定,并由公司董事會監督檢查。
“跟蹤國際先進、消化吸收、創新發展”是山推的科技發展戰略。山推工程機械研究院作為公司科技創新的主體,設有科技管理部、標準化研究所及各專業研究所、試驗中心等多個研發機構,產品分析中心、新產品試制中心、整機試驗場、液壓試驗室、電器智能化試驗室、傳動試驗室、底盤性能試驗室等專業部門一應俱全。為搭建高水準國際化研發平臺,開創更廣泛的產品研發對外交流窗口,山推研究院還特別設立了北京分院。
國際先進的PRO/E三維軟件、CA鄄TIA三維軟件、PDM數據管理系統、PM2項目管理平臺等在山推得到廣泛采用,這些技術使開發設計、工藝、制造有效集成,大大提高了產品開發的速度和質量。
產學研結合是山推充分利用外部資源的有效途徑之一。同濟大學、浙江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山東大學、吉林大學、太原科技大學、長安大學、濰柴動力、日本小松、力士樂、派克公司、韓國DMEC公司等高等院校和專業廠家多年前就與山推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共同進行工程機械前沿技術的研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十一五”以來,公司先后獲得國家專利40余項,專利保護的內容涉及推土機、推耙機、壓路機、旋挖鉆機、底盤件、液力變矩器以及自制工藝裝備與專機等。此外,中國首臺大噸位垃圾壓實機SR33YR、中國首臺大功率推土機SD52-5、“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SD10YE全液壓推土機等新產品均出自山推,這些產品廣泛應用了新技術、新材料和多項專利技術,產品水平達到國內領先,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際水平。
張秀文說,山推的推土機研發在國內已經處于領先地位,在其他產品上也要力爭走到前列,為此,公司未來用于科技創新的費用不會低于銷售收入的5%.
健全人才機制
人才競爭呈現“白熱化”狀態是工程機械行業公認的事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發揮人才作用是企業都在追求的人才目標,山推也不例外。
在人才引進方面,山推的做法可圈可點。一是加大企業國際品牌推介,提升國際影響力,通過報紙、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大力推介山推品牌,吸引國內外高端人才關注山推、加入山推。二是因地制宜,人才使用本土化。公司在海外發展進程中,注重融入當地社會,大膽吸引當地人才加入。如山推在南非公司的經營和管理負責人原來是當地最大的代理商,加盟山推后,雙方都很滿意。三是推行整建制引入模式,增強人才積聚效應。比如組建山推楚天公司時就引入了楚天原來的整個團隊,取得人才與設備同步到位的理想效果。四是充分利用政府“花甲專家”項目,聘請日本、意大利等國外專家前來進行技術指導,解決了很多技術難題,受益匪淺。“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所以我們計劃在未來5年里,每年吸納200名211院校相關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而且還要讓他們留得住,干得好。”張秀文說。2009年,山推就先后引進碩士研究生70多名,博士2名,選派5名高中級管理人員到美國進修,并多次派人員到國外學習交流,有30名技術骨干被選派到山東大學攻讀工業工程碩士。
一切都在調整和變革之中。山推產業調整后的重點是“四主機四部件”,四主機就是推土機、混凝土機械、道路機械、汽車起重機;四部件就是履帶總成、傳動、成型、液壓件。圍繞這個重點,在今年計劃完成銷售收入120億元的基礎上,以山推為龍頭的山東重工工程機械板塊制定了銷售收入2012年達到300億元、2015年達到500億元,在2020年達到1000億元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我們必須在發展思路、經營模式、管理體制、激勵辦法、企業文化等多方面進行變革。”張秀文說,“積極的變革總會帶來積極的效果。”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