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固體廢物再利用 促進循環經濟發展
一、我國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現狀
1985年,國家將資源綜合利用作為一項重大的技術經濟政策,1996年確定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一項長遠戰略方針,“十一五”提出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二十多年來,特別是近幾年,在國家一系列鼓勵資源綜合利用政策引導下,我國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利用規模不斷擴大。據初步統計,2008年,我國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為12.3億噸,綜合利用率達64.3%,比2000年提高了12.5個百分點,其中粉煤灰、煤矸石、冶煉廢渣綜合利用率分別達67%、55%、85%.目前,我國大宗固體廢物除尾礦、磷石膏、脫硫石膏受技術經濟等條件的限制利用量較小外,其它廢物基本實現了由“以儲為主”向“以用為主”的轉變。
(二)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隨著企業和科研單位不斷的技術創新,我國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水平有了很大突破,開發了一批大用量、低成本、經濟效益好的綜合利用技術與裝備,如摻量達90%以上的粉煤灰、煤矸石制磚技術,磷石膏生產硫酸聯產水泥技術,煤矸石、煤泥混燒發電技術等,鋼渣高溫熔渣快速粒化技術、微晶陶瓷技術和熱能回收技術等幾十項技術獲得國家專利,已開發利用脫硫石膏單線年產5000萬平方米的紙面石膏板生產線,全煤矸石生產燒結磚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利廢建材設備制造逐步實現國產化。
(三)利用途徑不斷拓寬。過去曾被當作垃圾填埋和堆存的粉煤灰,不僅成為生產建材產品的主要原料,而且廣泛應用于高等級公路和市政工程建設,如三峽大壩利用粉煤灰作為混凝土摻和料,共澆注2800萬立方米;北京奧運會場館及配套設施工程建設利用粉煤灰350多萬噸。近年來,粉煤灰、煤矸石、脫硫石膏等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正在向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可以生產氧化鋁、特種硅鋁鐵合金、超細高嶺土、高強模具石膏等產品,應用前景和發展勢頭較好。
(四)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目前,資源綜合利用已成為許多企業調整結構、改善環境、增加就業機會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途徑,更是煤炭等行業發展接續產業的重點。全國已涌現出一大批綜合利用產值和利潤占企業總產值、利潤過半的先進企業,實現了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贏。2008年,我國水泥原料的25%來自大宗固體廢物,利廢新型墻材產量占墻體材料總量的50%,綜合利用固體廢物2億多噸,減少占用土地約30萬畝。
我國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取得的成效,主要是國家政策扶持和強化管理。
一是加強宏觀指導。1996年,國務院批轉發布了關于進一步開展資源綜合利用的意見(國發[1996]36號),成為新時期資源綜合利用的綱領性文件。近年來,國務院先后發布了做好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加快發展循環經濟以及進一步推進墻體材料革新和推廣節能建筑的文件,國家發展改革委制定發布了“十一五”資源綜合利用指導意見,提出堅持因地制宜、鼓勵利用、重點突破、全面推廣,以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動力,以企業為實施主體,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并確定了以排放量大、堆存量大、資源化潛力大的固體廢物的大宗利用和高效利用為重點,進一步加強了對資源綜合利用工作的宏觀指導。
二是完善法規標準。國家發布實施了《粉煤灰綜合利用管理辦法》、《煤矸石綜合利用管理辦法》、《國家鼓勵的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管理辦法》、《關于煤矸石綜合利用電廠項目核準有關事項的通知》等,加強資源綜合利用管理。同時,有關部門制定發布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標準發展規劃,出臺了粉煤灰、礦渣、鋼渣等固體廢物生產水泥、混凝土、肥料等國家標準,進一步完善了資源綜合利用標準體系。
三是出臺優惠政策。國家出臺了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和有關綜合利用產品增值稅優惠政策,對以粉煤灰、煤矸石等大宗固體廢物為主要原料生產的建材產品的所得收入減按90%計入收入總額繳納所得稅,并免征增值稅;對以煤矸石等為燃料綜合利用發電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50%等政策,極大調動了企業開展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的積極性。
四是制定限制和鼓勵性措施。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部分三批公布了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城市名單(共577個城市),提出限期淘汰實心粘土磚目標要求,并會同財政部發布《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和新型墻體材料目錄,大力推廣以利廢建材為主的新型墻體材料,節約資源,保護耕地。
五是加大資金支持。近年來,國家在中央預算內投資中,加大了對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示范項目的支持力度,并將高鋁粉煤灰提取氧化鋁、稀貴尾礦資源整體綜合利用開發技術、冶煉廢渣深加工等高附加值綜合利用列為重點鼓勵的技術研發和重大產業化示范項目加以引導。
六是加強宣傳教育。組織開展了“綜合利用,大有可為”系列宣傳活動,提高全民資源意識,突出宣傳資源綜合利用在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宣傳企業開展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的先進典型等。[Page]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大宗固體廢物產生量增長快。據有關行業協會統計測算,2008年,我國主要大宗固體廢物產生量約20多億噸,其中粉煤灰3.9 億噸、煤矸石5.3億噸、冶煉廢渣2.5億噸、尾礦9.6億噸、脫硫石膏3500萬噸、磷石膏5000萬噸。“十二五”期間,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快,對電力、煤炭等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大宗固體廢物的產生量將逐年增加。據預測,到2015年,僅山西省粉煤灰年排放量就將達5300萬噸,再加上歷史堆存的各種固體廢物,短期內無法全部消納,綜合利用壓力進一步加大。
(二)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較為突出。目前,我國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中心城市的綜合利用水平高,如南京、上海等地的粉煤灰、脫硫石膏綜合利用率已達到100%,但在山西、內蒙古、陜西、貴州等資源豐富的省份和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煤炭資源和火電廠較為集中,大宗固體廢物產生量大,再加上受價格、市場等因素的限制,綜合利用規模較小。
(三)綜合利用產品應用水平偏低。整體看,我國利用大宗固體廢物生產的產品種類較多,但技術含量和應用水平不高,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和高附加值綜合利用儲備技術和裝備,由于政府引導資金不足,對有些先進適用的綜合利用技術推廣力度不夠,產業化應用滯后。
(四)部分地區優惠政策落實較難。國家已經出臺的資源綜合利用優惠政策,在有些地方還不能很好落實,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由于稅源不足,綜合利用企業減免稅兌現率較低。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煤矸石綜合利用發電機組應優先上網發電,但部分地區煤矸石電廠上網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一些綜合利用發電企業發電小時數受到限制,影響了企業開展綜合利用的積極性。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涉及煤炭、電力、建材、冶金、化工等多個行業,是一項綜合性強的系統工程。下一步,我委將會同有關部門針對當前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重點推進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用循環經濟理念指導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大力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從生產源頭減少固體廢物的產生,并延伸和拓寬生產鏈條,促進產業間的共生耦合,形成資源循環利用體系,變廢為寶,化害為利,使資源得到有效合理利用。
(二)組織編制規劃。組織編制“十二五”資源綜合利用專項規劃和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實施方案,研究提出“十二五”資源綜合利用的目標、任務、重點領域和政策措施。
(三)完善相關法規。會同有關部門組織修訂粉煤灰綜合利用管理辦法和煤矸石綜合利用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加強管理。
(四)支持資源化利用項目建設。繼續利用中央預算內投資,在重點地區支持一批大宗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擴大資源綜合利用規模。
(五)完善資源綜合利用政策。研究新形勢下進一步鼓勵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的政策,細化完善《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增值稅優惠政策以及鼓勵煤矸石發電政策等。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