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低碳建材市場 大力推廣預拌砂漿
作為具有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預拌砂漿是繼預拌混凝土之后的又一新型綠色建材, 2008年8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頒布的《循環經濟促進法》中明確規定“鼓勵使用散裝水泥,推廣使用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2009年6月,從國家各部委到各省地市又紛紛出臺了對預拌砂漿的生產、使用和管理的相關規定。為了響應國家號召,積極配合各級政府部門落實科學發展觀,全國941家散裝水泥辦公室的5000多專職管理人員以促進循環經濟,實施節能減排為目標,把預拌砂漿產業的發展放到了首要位置。
據有關部門的統計,我國現有建筑面積達到400多億平方米,每年還在以新建建筑的15億~16億的速度增漲,到2020年底,預計全國房屋建筑面積將達到680億平方米左右。其中,城市人均住宅面積將達到35平方米,農村住宅面積將達到40平方米,共需新建住宅200多億平方米,該數據顯示表明我國建材市場將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同時,由于我國建筑形式以多層和高層居多,建筑結構以現澆混凝土、框架結構和磚混結構為主。這就又決定了我國墻體砌筑量大、抹灰量大的特點,為干混砂漿的應用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在能源緊缺的今天,節能環保、綠色建材,儼然已成為建筑業發展的重點。預拌砂漿的使用不僅是節能環保的體現,更是提高建筑質量的有力保證。它采用工業化的生產模式,對原材料和配合比進行嚴格控制,在這種優選料、優計量、優攪拌的生產環境下,預拌砂漿的質量已遠遠高于傳統砂漿,且能有效減少建筑施工中出現的空鼓、開裂、剝落等問題。
至于我國預拌砂漿的技術條件則是繼國家政策、市場前景、建筑質量后的又一優勢性條件,科研創新是預拌砂漿技術成熟的基礎,調查資料顯示,從1994年,上海市就開始了預拌砂漿的科研工作,并成功研制出了以砂漿稠化粉技術為核心的預拌砂漿。該技術非常適合國內應用實情,同國外技術(硝化石灰粉纖維素醚)相比,可降低約50%的材料成本,材料成本僅為100元/噸。2002年,北京市散裝水泥辦公室在國內首次使用散裝預拌砂漿進行工程施工,通過試點摸索出了預拌砂漿在運輸、儲存、使用以及施工器具制造等方面的經驗,為預拌砂漿的“無塵化”施工奠定了基礎。
雖然我國預拌砂漿的發展總體上呈現良好態勢,但發展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由于預拌砂漿一次性投資大,生產砂漿產品的相關原材料價格又不斷上漲。因此,價格就成為制約預拌砂漿推廣、使用的重要原因。
其次,對物流配送技術、施工機具、配套材料、施工工藝等雖進行了不斷的改進、研究,但受市場環境的影響,我國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仍以手工作業為主,現代化的機器設備沒有得到廣泛的運用,施工效率低、質量差,也不同程度阻礙了預拌砂漿的發展。
再次,我國預拌砂漿技術還處在一個起步階段,發展主要靠政策的推動,盡管很多地市出臺了砂漿的相關政策,但由于執行力度不強,使預拌砂漿之路仍舉步維艱。
由以上問題可以看出,雖然預拌砂漿在建材行業中具有低碳、環保、節能的種種有點,但是如何從根本上解決在砂漿推廣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已成為預拌砂漿更好、更快發展的關鍵。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