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集團:首次實現單季銷售過百億
延續去年下半年持續向好的回升態勢,2010年第一季度,三一集團銷售收入突破百億大關,較2009年同比增長150%以上。
2007年銷售破百億,三一花了十多年時間;而這一次,三一再次突破百億,只用了短短三個月的時間,這其中,還要刨去春節十余天的空檔。面對2012年“攀千億”的中期目標,三一正加速跑在 “千億之路”上。
四萬億拉動滯后效應
2000年,三一銷售不到4億;2006年銷售收入是81.1億,在這一年,三一的產業利潤與投資收益加起來超過三一介入工程機械行業12年的總和;2007年,三一銷售收入過百億,成為了湖南首家百億級民企,公司隨即提出2012年銷售過千億的目標。現在走到離2012年千億目標還剩兩年的時間節點上,同樣是破百億,公司只用了不到三個月。
從今年一季度各類產品的具體銷售來看,不管是挖掘機,還是起重機;不管是攪拌車,還是旋挖鉆……前三個月的銷售任務不但超額完成,有些產品的銷售還取得了翻2番、3番,甚至4番的高速增長。各類產品的全線飄紅,似乎都印證著“市場一片大好”.
“今年一開局,國家宏觀形勢好,持續的擴大內需,拉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這對我們有利。”在記者的采訪中,聽的最多的是對現階段市場的一致看好。
經濟的機遇總是留給那些像狼一樣,目光敏銳、行動迅速的市場狩獵者。實際上,這次三一首次單季破百億,首先離不開的是,三一準確判斷宏觀經濟形勢,充分把握了國家通過加大投資保增長的機會這一前提。
“去年,三一在相關行業的拉動下,賣了將近1000套攪拌站。今年開春,這些攪拌站都已建成使用,客戶需要大量的后續設備。”一位泵送產品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
巨大的投資總能成為市場的強心劑。我國在2008年年底啟動了四萬億投資計劃,根據項目周期推算,2009年一季度是項目申報審批和落實資金階段,二季度進入前期土地平整動遷,三季度、四季度開始陸續有項目進入開工期。由于三季度是南方地區的梅雨季節,四季度是北方地區的嚴寒冬季,這必然影響部分工程項目的正常進展。因此,今年上半年仍將有大量的四萬億投資項目進入開工施工階段,再加上去年新開工項目的延續施工規模,其必然拉動整個工程機械行業持續保持旺銷態勢。
“根據領導年前對市場‘前高后低’的判斷,我們做了充分的準備,今年1、2月份的庫存已經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在今年一季度就這么火,二季度的銷售旺季即將到來的市場狀況下,我們的庫存還是顯得保守了一點啊!”一位負責庫存管理的負責人如此坦言。
品牌的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是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種現象。
“經過多年的積累,我們一方面豐富了自己的產品線,打造出了自己的明星產品。另一方面,我們培育了一批互協互幫、經驗分享的代理商隊伍,他們的整體實力也越發強大,這都是我們的財富。”三一挖機的相關負責人說到今年一季度挖機銷售的優良表現,充滿自豪,“并且,我們推出了形勢多樣的大型促銷展會,這些展會看似平常,但由于經過了我們多年營銷經驗的積累,融入了三一獨一無二的企業文化,它們都是不可替代的服務優勢。同行業都在向我們看齊。”
當一個品牌建立了“數一數二”的優勢地位以后,一種正向的馬太效應隨之顯現。
三一挖機于一季度推出了“服務第一品牌”行動方案,通過全面打造具備重機特色的金牌服務,贏得了市場良好的口碑;三一起重機繼承三一重工“重基因”,以內生增長的發展模式,不斷追趕的競爭姿態,走出了一條定位中高端,追求高品質的超越之路。在3月份,中國首臺千噸起重機在三一寧鄉產業園的下線,為世人矚目;三一泵送事業部作為行業領跑者,不管是產品品質的提升,還是服務文化的鑄就,均受到市場廣泛認可。三月底,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底板澆注工程成三一泵“表演專場”,絕非偶然。在此次破百億的銷售總額中,泵送事業部更是貢獻了了40多億的銷售額,帶領著三一產品,全線飄紅。
保供保供 全球聯動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盡管公司在預測今年銷售會呈現“前高后低”走勢的前提下,于去年9、10月份就已經“高筑墻,廣積糧”了,并從各方面為今年年初的銷售旺季做好了精心準備,但是有些產品還是出現了供不應求,甚至搶貨的局面。
“目前,攪拌車就有500多套的訂單缺口,泵車、拖泵、車載泵等產品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缺貨。我們現在唯一的目標就是‘保供’”.
這段時間,對于專注商務全球供應鏈管理的三一商務本部來講,顯然比往常忙了許多。
“為了保供,一方面我們加大了供應商訂單,甚至派專人到供應商的工廠,或者辦事處現場辦公,去爭取資源。另一方面我們加大了新的供應方的開發與整合力度。”
一手穩住原有供應商,一手開發新供應商都是建立在早有準備的基礎之上,“為了今年一、二季度保供的目標,實際上,我們早已與供應商積極溝通,并告知了2010年上半年比2009年增長50%不等的供應量需求,讓他們提前備貨”.
實際上,對于工程機械行業來講,競爭的關鍵環節即為供應鏈管理的競爭。對于走出去的三一來講,為了打好“保供”這一仗,更需要調動全球資源,實現全球資源的優化組合。隨著三一國際化戰略的穩步推進,全球性的資源配置也越發明晰。
“力士樂、川奇、哈威這些國際上的知名企業,都是我們比較大的供應商。他們在中國要么設有工廠、要么設有辦事處,全球的聯動實際上我們都能在國內實現,跟他們積極協調,爭取資源,是我們目前最大的一塊工作。”商務本部一位負責人這樣說到。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