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集團副總裁何真臨:技術壁壘是紙老虎
由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企業發展研究院主辦的08/09年度中國十大最佳商業案例評選結果17日揭曉,在頒獎典禮上三一集團副總裁、黨委第一副書記何真臨發表了題為“技術壁壘是紙老虎”的演講。
以下是演講實錄:
尊敬的秦主編,尊敬的何院長,非常高興和大家交流案例的心得。我就講和有關的題外的一些話,進一步闡釋案例,我們今天站講臺是一個名牌的百年學府,同學們希望通過案例得到一些思考和啟迪,首先我和他們提一個北京,我剛剛從北京中國企協中國企業家聯合會中國第二屆品牌論壇,在這個論壇上游行和中國企業之父艾豐先生輪道。大家最希望聽到大家爭斗,你們上海有一個袁岳,頭腦風暴的主持人,他最喜歡與會的斗爭,他的節目就越精采,我們之間發生分歧,品質創造價值,品牌超價值,我非常贊同,五個月以前也和艾豐在同臺上論道,我問一個問題及中國品牌陷入非常尷尬的地步,我們有個一個中國品牌世界級1100億產值,但是利潤只有15個億,缺乏高溢價品牌,品牌最高屬性被抽底實際價格有多個。我覺得行業特殊也沒有特殊沒有利潤。第二個問題今天談到這個問題。你看到企業溢價和它的超價值,沒有看到社會利益,它的崛起使我們百姓少了多少錢,話講到這里再講我們的結論。
我們講三一怎麼打破技術恐懼。打破技術依賴走出一條完全自主創新之路三一重工總裁,曾經說一句趣味的話如果沒有三一引領中國經濟可能虧損邊緣。由于這一句話引證我們三一人通過打破技術恐懼,打破路徑依賴,通過完全的自主知識,品牌的構件自主創先取得驕人的成果。從04年,三一不到一個億銷售到今天超過300億,平均每年60%高速增長,05年我們擴大到13億同年實現利潤44億,主營利潤22億,為當時中國平均利潤大概5倍。第二年08年我們又跨過了200億,在非常嚴重經濟海嘯209億,實現26.6%跨越,實現28%的利潤。我們今年跨過300億往往320億!今年利潤可以達到43-44億。當03年,中國的工程機械領域還是是德國人一統天高的時候,我們進口增長必將要130萬,我們自主能力發了120萬,這個里面是一個多大差距。平均一臺泵車售價是多少?300-400萬。120萬是1/3.我們的三一的創新和自豪,三一的創新也是被逼出來的,大家都知道,中國的企業有一種最大的恐懼,就是對西方的恐懼對技術的恐懼,有一種最大依賴對路徑依賴。真正外國人的杜門絕跡會給你嗎?不可能。當時我們也遭遇了2個方面的尷尬,一個方面,我們想和外國人合作,外國人看不起你,所以我們董事說出一舉和擲地有聲,與其跟在別人后面,淪為一個工廠加工車間,不如通過自主創新掌握技術的自主權,三一創新要追訴50年代,是外國人一統統轄,外國的比重高達95%,寥寥無幾的中國企業完全沒有自己的金牌。一種是通過市場換技術,一種是和別人引進三一要跨進這個領域的時候,也迎來了一位技術的開拓者,就是我們現在首席科學家,藝校鋼(音)先生,當時在中國混凝土市場,市場前景一片混亂,中國城市化建設,對中國機械高度需要,當時價格非常搞鬼,三一涉及這個領域首先要破戒這個難題。想學習日本技術,如果要引進非常高昂不一定給你,我們一種另辟蹊徑,我們找到原因,我們用普通的組合件組合,用2個月時間,用市場上可以買到元件,組成中國有自主產權的肌肉法。創建了三一在這個領域地位,我們又37米長比價,我們長66米創造了基尼斯記錄。大家學管理,立法都雪果,一個50米掩煙囪地價5米遇到大風會搖擺,66米高的惡劣工作,這個是非常高的難題。可以說業內認為比價沒增常一米比增添海難。我們拿出66米的泵車時候,日本的寫一個報道中國工業崛起不可小視。這個就是我們創新了歷程。創新的本身他首先是一個思想歷年。你認為外國月亮園,你認為外國人比中國人聰明,有的技術只要你鑒定的信心,另辟蹊徑,我們看到都彼此找到答案。三一沒有半項引進技術。三一在創新上,遵循一個所謂六高原則,案例里面沒有的,六高,首先我們是高的投入,三一每年自己消費費用5到7研發中,相當于中國普通企業3到5倍,第二我們就產生高的人才集聚第一已經有5000個研究人員,基本上80%了名校的研究生。我們只招211、985的。我們在4個大學,我們在廣州華南理工沒有這么火爆600多人投,第三高的人才集聚實現高的技術創新,我們有700多項專利,我們72米混凝土領先世界。我們第四個高技術知識產權,一套非常完備的系統,我們在國際發生糾紛比較少,第五個高品牌,三一引領國內指明品牌,同時也是國際知名品牌,比如說滬混凝土長比價占總總量50%左右。我們市場占有率在周圍在去年這么嚴重情況下,有50%增長到57%,第六高收益,高的收益反復高的投入,高的投入產生高的人才集聚,高的成績成果高的人才保護,與此生生不息拖起三一。所以就回到了剛才給大家設問。我的論點品牌最關鍵的屬性應該是高溢價。我和艾豐先生提供一個論點很有道理,我只統一一半,還有一半不同意沒有看到社會效益,我同樣反駁他,我對艾老的結論同意一半。一個企業微觀的經濟,企業經濟成本是盈利,如果沒有高的盈利怎麼能去做好事呢,怎么樣社會價值和責任。如果每一個企業都是以大局為重,不反對,當時就背離微觀經濟主題行為,這里都是管理戲學院,引發大家思考。三一這些年,通過我們自主創新,破戒了技術恐懼的難題,破戒路徑依賴的難題,我們最終結果是什么?構筑了一個國際性的三一地品牌,收獲品牌高溢價品牌超高價值。為什么這一次發生大洋彼岸金融海嘯遠海中小企業應聲而倒,這個由于中國在品牌上,沒有構筑一大批有影響力的品牌,所以溢價很低,很多企業,如果一個企業1.5都不到利潤,能夠維持它的科技創新,顯然是不可能,他就是維持勉為其難,一旦遇到風吹草動,他們現金流馬上斷裂,商業競爭這么殘酷,2、3個億資本,只要1000萬不到位馬上就破產,超溢價是品牌重要屬性,如果沒有這個屬性很難保證企業的持續發展,我們說科學可持續發展,有7條。如果你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你就解決不了。為什么這些年,中國經濟會處在這樣,我們主要認為遇到四個難題第一個產業高過剩,第二個產業鏈低端末梢,第三個我們通過高的人口紅利,資源環境紅利換來的高速發展。這幾個陷井和難題困擾中國經濟難題,解決這些難題靠什么,三一靠自主創新破戒產業過剩的難題。第二我們把產業鏈提升到了這個案例,我們提到服務的問題,技術還要加上服務,因為中國工廠機械,在世界上還是一個弱小,中國基礎工業是不發達,和德國比究竟是有差距,中國靠什么差超越德國人,更多是靠服務創新,服務創新為什么可以超越很簡單,外國人服務體系不健全,工程機械是一個高可靠性的行業,每停產一個小時要給客戶損失2萬塊錢,如果在一個時間短,我們的可靠性比德國人差一點,我們在這個時間段服務及時跟上來,我們保證客戶運轉比德國高得多,我們通過技術創新延伸到服務創新,最后提升企業的價值鏈,三個月在復旦大學演講講三一用服務提升創新能力。沒有想到三一作為國有,我們中國內地民營企業有如此先進的服務理念有如此先進服務文化,有如此先進服務的硬件和軟件,我邀請你們去考察,我們花4000萬三一目前在中國工程機械唯一一個通過GPS定位,每一臺機器出現鼓掌的系統,我們還延伸到服務,級大提升我們競爭能力。我總結一下第一三一獲取技術、掌控技術、依賴自主創新的成功之路,實現品牌級大提升,最后實現品牌高溢價,我們提升服務品牌,我們用4000萬組建唯一一套ECC服務系統,我們三一每一臺機器。可以提供真摯服務;最終提心了客戶價值鏈提升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更多是高溢價這個是我要傳送的謝謝。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