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企業100強排名 上海建工名列前十
28日,上海企業聯合會、上海企業家協會在滬發布了2009上海企業100強排序名單。分析表明,上海百強企業規模繼續擴張,經濟效益卻有所下降。
據悉,本次排名以2008年企業營業收入為排序標準。寶鋼集團有限公司以2468.39億元的營業收入排名第一,緊隨其后的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營業收入達到了1729.30億元,而排在第三的百聯集團有限公司營業收入達1653.07億元。
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益海嘉里投資有限公司、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也進入了前十名。
分析表明,2009上海百強企業的主要特點是規模繼續擴張但勢頭有所放緩,經濟效益有一定下降,納稅總額和增長率略有增長,自主創新投入和擁有專利數量有所提升,并購重組活躍。
據統計,上海百強企業營業收入總額達22832億元,比上年增長17.89%;資產總額達68433億元,比上年增長28.7%;百強企業利潤總額達1051億元,比上年下降了21.6%。百強中的盈利企業從上年的94家下降為86家。
此外,另一重要趨勢是服務業企業增長明顯高于制造業企業,服務業企業的營業收入增長率、總資產和所有者權益的規模及增長率都遠高于制造業企業。
總體而言,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上海大企業發展基本保持穩定,繼續在上海國民經濟和產業結構調整中發揮重要作用。但與世界級大企業相比,上海大企業在資源配置、創新能力、國際化經營、商業模式、企業文化等方面,還存在相當差距。
上海建工集團簡介:
上海建工集團是國務院和上海市政府重點扶持的大型企業集團,下轄全資、控股企業300余家,擁有總資產238億元,國家所有者權益48億元,具有建設部核發的國內最高等級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工程總承包雙特級資質;同時還具有外經貿部核準的進出口經營權和外交部授權的因公外事審批權;集團近年來形成了建安主業、工業、房產、投資四大發展板塊。
在50余年的發展歷程,特別是在上海建設四個中心的進程中,上海建工集團通過承建金茂大廈、上海科技館、盧浦大橋、磁浮、F1國際賽車場等一系列城市標志性和重大工程,形成了優良的市場品牌和社會形象;通過承建高速高架、超大型船塢、越洋光纜、大跨度橋梁、磁浮等項目以及商品砼、特殊構件、泵拌車等的生產銷售,形成了較全的產業優勢;通過在一系列重大項目總承包的實踐以及近60項“魯班獎”的積淀,形成了較強的管理優勢;通過依靠和發揮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內的技術隊伍的作用,堅持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在包括近70項國家和上海市科技進步獎在內的一系列科技成果積累中,形成了強支撐的技術優勢。集團連續多年在"全球最大225家國際承包商評選中進入前50名;在2004年"中國承包商、工程設計企業雙60強"排名中列國內承包商第6位、地方建工集團首位;在2004年商務部公布排名的全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30強中列第5位。通過對國內外兩個市場的積極拓展,形成了有質量的規模優勢。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