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8月全國水泥經濟運行分析
年初以來實施的一攬子刺激經濟計劃效果有所顯示,經濟從2季度起企穩回升,3季度的7、8兩個月加快復蘇,逐步走出低谷。4萬億投資拉動下,需求超預期,促使產量增長,銷售收入、利潤總額同步提升。但同時產能快速釋放所帶來的壓力,使行業的毛利率表現不佳。前期對水泥庫存的消化為傳統四季度旺季的到來奠定了基礎,但四季度經濟效益水平提升主要取決于水泥價格提升的后續動力。
一、宏觀經濟背景:4萬億投資計劃帶動投資旺盛
(一)固定資產投資:刺激政策拉動下創歷史新高
4萬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以及其他“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極大地帶動了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從前8個月的數據來看,我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迅猛上升,累計投資總量突破歷史新高:1~8月份,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2,984.79億元,同比增長33%。
從各地區投資來看,六大地區的投資增速均很高,投資增加量十分明顯。其中除華東地區增速低于全國水平,中南地區增速與全國基本持平外,其它地區均高于全國,華北、東北地區增速超過40%。華東從去年35.6%下降到29.9%,同比下降5.7個百分點。
廣西、河北、天津的增速在45%以上。增速較低的是上海、浙江、廣東、福建、山東,均集中在沿海發達地區。
(二)房地產投資:明顯好于預期
1~8月份,房地產投資表現要明顯好于預期,完成房地產投資21,147.29億元,同比增長14.74%。
分區域看,華東、中南、西南地區增速低于全國,華北、東北、西北增速高于全國(均在20%以上),各區域之間增速差距較大。
華東、中南地區占全國房地產投資比重有所下降,分別下降了約2個百分點;東北地區略有上升,西南、西北地區基本與去年持平。
從各省市看,西藏、山西、青海、海南、北京、寧夏、河北的增速較高,均在40%以上;福建、廣東、四川、新疆均為負增長。
二、水泥產量:需求拉動下 產量仍呈兩位數增長
隨著一系列基礎建設投資計劃的實施,尤其是許多重點工程的開工建設,水泥產量增長較快。1~8月份全國水泥產量102,227萬噸,同比增長17.20%,較上年約提高了10個百分點。其中,西南地區的水泥產量同比增長在30%以上;西北、東北、華北、中南的產量增速在20%左右;而華東地區的水泥產量增速僅為8.97%。華東地區從08年占全國的39.1%降到了36.4%,下降約3個百分點,其他地區均有所增長。預計今年全國水泥產量將超過16億噸。
各個地區差異明顯,產量大省仍主要集中在華東、中南地區,其中華東省份增長速度趨緩,中南地區仍保持穩步增長。山東省為負增長,海南、內蒙古、四川增速較大,均超過了40%。四川省水泥產量居全國第7。
[Page]
三、經濟指標:市場需求旺盛,經濟指標趨于平穩
2009年1~8月,在水泥市場需求超預期與產能釋放壓力的拉力賽中,水泥產業的利潤總額、銷售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但毛利率、銷售利潤率等表現不佳。過去8個月通過對庫存的消化,四季度盈利空間提升可以期待。
1. 銷售收入:與產量同步高速增長
1~8月份,水泥行業實現銷售收入3,420.34億元,同比增長18.88%,略高于水泥產量增長1.68個百分點。
華東仍是銷售收入的主要貢獻區域,但動力減弱,增速后10的省份多數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其中上海、浙江兩地銷售收入為負增長。
分地區看,銷售收入增速前10名主要集中西北、東北地區,另外內蒙古、四川、海南也增長明顯:內蒙古銷售收入大幅上漲,達到了104.59億元,同比增長55.57%,增速居全國第一;四川受災后重建拉動,市場仍然向好,實現了212.14億元,同比增長50.97%,增速居全國第二。
2.利潤總額:創歷史新高
1~8月,全國水泥行業共實現222.65億元利潤總額,創歷史新高,超出2008年同期41.86億元,同比增長23.15%。
水泥利潤前10個地區的利潤占到全國利潤總額的70.81%。山東省從6月開始發力,超越四川,高居全國利潤第一,1~8月利潤達到27.09億元,同比增長25.71%。
1~8月利潤較高的重慶、廣西兩個地區到8月利潤增長速度開始放緩,8月跌出增速前10。
浙江、遼寧、天津至8月已經擺脫虧損,山西、福建還未走出低迷,分別虧損1.22、0.4億元。
3.毛利率出現下滑,銷售利潤率小幅提高
1~8月,全國水泥產業銷售毛利率為15.4%,較去年下降了0.63個百分點,是自2005年以來出現的首次下降。
在毛利率排名的前10位中,除內蒙古以外,其它地區都分布在西北和西南地區,成為支撐全國水泥產業毛利率的中堅力量。
毛利率排名后10省份分別為華北的天津、山西,華東的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和江西,中南的廣東、廣西,東北的遼寧,毛利率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1~8月全國水泥行業銷售利潤率為6.51%,比去年同期略提高了0.22個百分點。分區域看:西北地區遠高于其他地區,銷售利潤率達到了16.64%;華北、西南也高于全國水平,銷售利潤率為9.31%、9.41%;東北、華北、中南地區銷售利潤率低于全國,分別為5.85%、4.12%、5.35%,其中華東、中南地區銷售利潤率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了1.30、1.58個百分點。
銷售利潤率前10主要是西北、西南地區的省份,其中寧夏地區利潤率最高,達到了28.84%;排名第3的新疆利潤率開始下滑。
排名后10省份中,山西省的銷售利潤率較去年有所改善,但仍處于虧損,居全國末位;其余9省市中,除天津銷售利潤率有所緩和之外,其余8省市的毛利率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4.產品積壓率微降
1~8月的全國的水泥產品積壓率延續了近幾年連續的下降趨勢,為6.07%。產品積壓率下降的原因,除需求好于預期之外,主要是對產能釋放壓力的擔憂,企業走量以消化產品積壓率。
水泥產品積壓率最低的前10個地區積壓率均在5%以內,較上個季度又有所降低,排名第一的是江蘇。
水泥產品積壓率最高的前10地區中,山西省以積壓率23.09%為最,較去年同期減少了3.41個百分點,較今年上季度的44.18%減少20個百分點;其它的大部分地區,如黑龍江、云南、天津等相較上年同期有了很大的好轉。
5.應收帳款周轉率逐年上升
隨著銷售收入的快速增長,1~8月應收賬款有所上升,為360.06億元,同比上升了16.33%。全國的水泥行業應收賬款率延續了近幾年逐年上升的趨勢,為10.11次,比去年同期加快了0.88。
應收賬款率前10的地區均在10次以上,其中海南、江西達到了20次以上,較1~5月有了明顯提高;天津、北京、上海三大直轄市回款現象都不佳。
四、水泥投資居高不下
數據顯示,2009年1~8月全國完成水泥投資1,031.94億元,同比增長66.3%。增長率雖與去年同期持平,但仍處于高增長區間。西南地區投資累計增速居于首位,達到了158%;高于全國水平的還有華北、西北地區,增速分別是73.46%、79.07%;東北、華東、中南地區低于全國水平,增速分別是26.32%、50.3%、33.5%。
從各地區投資份額情況來看:東北、華東、中南地區今年所占份額都比去年同期底,中南地區下降最快,從31.33%下降到了25.1%,下降了6.2個百分點,東北、華東地區分別下降了2.2個百分點和2個百分點;西南地區份額增加幅度最大,從16.7%上升到了26%,上升了9.3個百分點;華北、西北地區份額基本與去年持平。
受災后重建的影響,四川地區水泥投資依然高居全國第一,投資額為151.31億元,同比增長210.5%;投資前10的省區市主要來自中南、西南地區,政府西部開發的傾向與經濟發展的偏移,也是西部水泥高投資的原因。
五、水泥價格
8月份,在中建材、海螺的帶動下,長三角地區的浙江、江蘇、上海水泥價格率先啟動,P?O 42.5分別上調約10元/噸。其余地區仍繼續保持平穩。四季度是傳統銷售旺季,但在房地產需求尚不明確及產能過剩壓力下,預計全國其余地區價格跟漲可期,但幅度不會太大。
六、水泥、熟料出口下降明顯
2009年水泥出口依然持續下滑。1~8月水泥出口量為532.37萬噸,同比下降43.83%;水泥熟料出口量為538.08萬噸,同比下降41.37%。水泥和熟料的離岸價格都有增長,分別上漲9.34%和8.34%。
我國水泥出口地區主要是美國、非洲、俄羅斯和周邊國家地區,受金融風暴的影響,出口美國的水泥大幅下降,1~8月硅酸鹽水泥僅出口46.24萬噸,同比去年下降129.72萬噸;安哥拉成為中國水泥出口第一大國,1~8月硅酸鹽水泥出口量為168.6萬噸,同比去年增加了60萬噸。
我國水泥、熟料出口地區集中在華東的安徽、山東、廣東、江蘇,今年江蘇硅酸鹽水泥出口176.57萬噸,去年同期為317.11萬噸,同比下降140萬噸。出口企業主要還是大企業集團,各省水泥、熟料出口均大幅下滑。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