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地鐵試驗段河西站預計今年11月正式開挖
在印有“海月相映”青島地鐵標志的圍擋圍起的繁忙工地上,高架吊車矗立在土石之間,“轟轟”的鉆機聲響個不停。為保證工程進度,國慶長假期間,超過100名建筑工人仍舊在這土石和鉆機之間忙碌,他們身后,300余根鉆孔樁已經結實地“鉆”入地下。昨日上午,在青島地鐵一期工程(3號線)試驗段河西站的建設工地上,記者看到,在完成河西站所有鉆孔樁的施工之后,工人們正在進行旋噴樁的施工,屆時長約5100米左右的旋噴樁將為地鐵站護基防水。
40天鉆進300余鉆孔樁
青島地鐵一期工程(3號線)試驗段河西車站位于黑龍江路西側,為地下雙層島式車站,建筑總面積約為10640平方米,區間長1150米。該試驗段自2009年6月26日正式動工以來,各項工程施工進展順利,9月下旬經環境保護部環評工程評估中心專家評審,認為青島市地鐵一期工程(3號線)建設實施,不存在重大環境制約因素,工程建設可行。
在試驗段河西車站施工現場,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一長假前期,作為該試驗段圍護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所需共300余根鉆孔樁已經全部“鉆”入地下,歷時40余天。據介紹,打樁時打樁機地下鉆好孔后要放入鋼筋籠,然后將混凝土澆灌至鋼筋籠內,這些鋼筋籠直徑0.8米,基樁間的間隔為1.1米左右,每根基樁都需要打入地下18米。300余根鉆孔樁施工完畢,意味著夯實了河西車站的圍護結構雛形。
建5100米河西站防水墻
經前期勘察,施工現場地下埋有不少例如污水管、雨水管和煤氣管等地下管線,另外,地鐵試驗段周邊地下4米到7米便是地下水層,地下水豐富。為保證地鐵試驗段的正常防水,建設工地目前正在展開的便是5100余米旋噴樁的鋪設。據介紹,旋噴樁是利用高壓噴射出的漿液,連續集中作用在土體上,使注入的漿液和土體拌和均勻,凝固為新的固結體,起到強化地基和防止地下水滲透的作用,進一步加固試驗段河西車站的圍護結構。
項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試驗段河西站正在進行圍護結構施工,預計今年11月,河西站將正式開挖。土石方的開挖并不意味著打樁已經結束,而是在兩者互不影響的基礎上進行。據了解,地鐵試驗段包含河西站車站一座和河西站至長沙路站區間段隧道,其中車站有效站臺長120米,寬10米,而河西站至長沙路站區間段隧道長1158米,走向沿黑龍江路而行。
施工重地建起辦公花園
試驗段河西車站建筑工地全長199.5米,寬30余米,目前鉆孔深度平均為18米左右,雖然尚未現地鐵站雛形,但是藍色圍擋已將這片正在忙碌施工中的建筑工地封閉起來,將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與身邊的黑龍江路分離開來,使得試驗段施工絲毫影響不到毗鄰的交通,減少了施工產生的土石粉塵對道路環境的影響。在施工現場的北部是工程的臨建主體區域,包括辦公區、生活區、娛樂區和生產區,目前網絡系統已經裝好,辦公區、餐廳、宿舍等都已派上用場。
放眼望去,干凈的水泥地面,整齊的雙層白板房,前后有綠樹環繞,頓時為印象中塵土飛揚的施工重地帶來了一抹舒心養眼的綠色。項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無論是封閉施工還是建設辦公花園區,都是從環保的角度考慮,在抓好建設的同時樹立環保理念,讓施工過程也成為一個保護環境的過程。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