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下半年中國外貿形勢分析與預測
中國1月進出口增速繼續下降。分析人士指出,這符合預期且是暫時現象。中國擴大內需政策將帶動進口增加;出口增速也會隨國外需求回暖,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出口結構日益優化,競爭力增強而逐漸回升。中國進出口增速有望在2009年下半年出現回升。
海關 總署2月11日公布數據顯示,09年1月,中國進出口總值為1,417.98億美元,同比下降29.0%。其中進口為513.44億美元,同比下降 43.1%;出口為 904.54億美元,同比下降17.5%。貿易順差為391.09 億美元。此次進出口“雙下降”也是中國進出口連續第三個月下降。
商務部研究院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研究部研究員韓秀申向世華財訊表示,1月中國進出口繼續出現“雙下降”符合預期。這一方面是受全球 金融危機 導致國際市場需求萎縮、國際初級產品價格大幅下跌等因素影響;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國調整經濟結構、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兩高一資”產品出口大幅下降。
一位地方外經貿官員表示,2008年11月以來的進出口突然下降,主要是企業的生產周期受到原材料市場波動影響,而不僅與 金融危機 有關。一般來講,企業的生產周期包括接單、組織生產、運輸、銷售等多個環節,整個周期長達數月。而2008 年下半年,國際原材料價格迅速下降,導致出口企業和國外采購商都難以判斷形勢,不敢下訂單和接單安排生產。因此各地都出現企業訂單急劇減少、出口急跌的情況。
西南證券金融研究員付立春指出,中國進出口連續下降進一步印證了世界經濟已步入衰退,中國和國外市場需求能力不斷下滑。中國對易寒冬還在繼續,面向歐美市場企業的盈利能力與正常運作能力受到更為嚴峻的挑戰。這些企業吸納就業的能力進一步減弱,全社會就業壓力仍然很大。
易形勢,韓秀申預計,進出口增速下降是暫時現象,將在2009年下半年出現回升。中國擴大內需政策,中央和地方近十幾萬億的投資將帶動進口增加;出口增速也會隨著國外需求回暖,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出口結構日益優化,競爭力增強而逐漸回升。付立春表示,2009年出口形勢總體仍然不容樂觀,但后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有望逐步回暖。影響中國出口的主要因素是世界經濟衰退的程度與持續時間,中國部門的整合與核心競爭力的提高也是需要苦練的內功。
國家信息中心近日發布經濟預測分析指出,近期中國進出口形勢的變化使預測難度加大。利用經濟周期法對近年來中國月度進出口數據進行分解,假定季節因素基本不變,長期趨勢下移,周期和不規則因素保持在近期的低位,并利用計量模型測算,預計2009年中國以現價美元計算的出口將大體保持2008年的規模,進口比2008年下降5-10%。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