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自建房是預拌混凝土另一條“蹊徑”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僅城市建設對建筑質量的要求增加,而且在農村,農民對自建房的質量也開始關注。前段時間,黃陂區灄口南湖村2組一棟五層民房突然從中間垮塌,垮塌房屋的主人曾說,“在施工時,沒有用混凝土攪拌機,是用人工攪拌的,可能因水泥沒攪拌充分,砌墻時沒有完全凝固導致,幸無人員傷亡。”雖然事主意識到預拌混凝土的好處,自拌混凝土的危害,然為什么仍有人“固執”的使用自拌混凝土來建房?
眾所周知,國家大力推廣預拌混凝土的緣由不僅僅是因為其能夠降低耗能、利于環保,更重要是其對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的保證,農民建房圖的是什么,就是希望能夠住的長久,住的有保障。而預拌混凝土的自身優勢對于農村自建房是再好不過了,既可以滿足農村需求,又可以為企業找到另一條出路。
然而目前許多企業卻視農村市場為“雞肋”,殊不知,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穩步發展,農村生活條件得到巨大的改善,尤其是溫家寶總理在200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曾提出“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村民生工程建設”、“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在全球經濟都陷入困難的時期,這些措施不僅有效的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還進一步確保了農民收入的穩定增長,也顯示著農村巨大的消費市場。
一位姓丁的老農曾對記者說道:“不是不想用機械混凝土(預拌混凝土),而是不知道怎么買,農村做房子也用不了多少混凝土,也沒有那個愿意送,覺得虧”。為什么預拌混凝土農村市場發展緩慢,筆者認為這也是原因之一,也就說明一點:目前大多數農民需求與企業盈利間存在著一個矛盾磨合點。
如今農民對住房的要求逐漸提高,不僅講求實用,能抗地震搖晃、能敵暴雨沖擊,還對房屋結構美觀度也有所增強,例如現在農村建起來的許多小洋樓、小別墅等等,因此講求時效,講求質量逐漸成為農村自建房林立起來的趨勢。在農村建房本身就是一件大事,可能幾代人一輩子都住這兒,因此在農村自建房中,預拌混凝土企業存在巨大的商機。
據一項最新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1.6%,增速比上年加快4.8個百分點。其中,城市消費品零售額增長22.1%,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增長20.7%,均比上年加快4.9個百分點。這項數據表明,在我國經濟運行困難增加,保持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收入持續增加較困難的背景下,還能夠取得如此成績,不能不說農村的潛在消費能力的強大。而如此大的農村消費潛力,預拌混凝土發展的市場的挖掘則值得期待。
確實,企業經營的目的是盈利,沒有利益的事鮮少有人會做,然而就長遠來看,農村自建房為混凝土企業所帶來的利潤將是不容小覷的。目前,農村自建房使用預拌混凝土如同一條小路,亟待開辟,路雖還小,但若走通了,走的人多了,漸漸就會發展成康莊大道。
那么我國農村自建房對于預拌混凝土的使用空間究竟如何,筆者歸納了以下幾點優勢:
一是農村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民收入增加。由于國家經濟快速發展,農民生活穩步提高,建設新農村,發展生態產業,建設農產品廠房,建養豬場,農民開始裝修、改建自家房屋,農村是一天一個樣,而這每一樣都要用到混凝土。
二是信息傳遞暢通,認識度提高。人們對房屋質量的認識度提高,建房子對質量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因此對預拌混凝土的好處也有許多了解,對于使用預拌混凝土也已經理性接受。
三是經濟實惠又安全,省時省工又省力。農民自家蓋房講究房屋質量,講究方便快捷,更講究經濟實惠。從表象上看,自拌一立方米混凝土比購買一立方米預拌混凝土直接成本價要低,但如果一算賬,除自購水泥、沙、石材料費工費時還占堆場外,更有煩心的是現場攪拌質量不穩,澆搗的屋面常常滲漏;粗略估算一下,一間15立方米左右的屋面工程需一幫人忙3至4天,人工難請還不算,光一天的吃喝招待就夠房主煩心。而使用預拌混凝土,15立方米左右的屋面,2至3個人不到一小時就施工完畢。不但質量好,還方便快捷,安全文明。
四是國家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大力扶持。國家大力提倡推廣使用預拌混凝土,尤其對農村市場開始加大推廣力度,政府不僅對企業在農村建站有優惠,對農民用預拌混凝土還有政策支持,使農民建房用的放心。而這對于預拌混凝土企業而言也是一大機遇。
預拌混凝土走進農村自建房市場不是虛談,而是機會,安徽省慶安市太湖縣的預拌混凝土走進農村私人建房市場就是一個成功的典范。預拌混凝土在農村的推廣不一定要全面鋪開,可以各個擊破,或許剛開始有點難,萬事開頭難,但如果企業對癥下藥,選對路徑,“大道”坦途也不是不可能。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