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發建造橋梁新技術
美聯社近日報道,緬因州已建成通車的尼爾橋首次采用這種技術。由于橋拱框架的運輸便捷性,這一技術被人們昵稱為“背包里的橋”.
研究人員說,用這種新技術修筑的橋梁成本低、耐腐蝕、壽命兩倍于傳統技術修筑的橋梁。新技術雖使用水泥,但工藝上同傳統水泥制橋梁存在顯著區別。
緬因州大學高級建筑和復合材料中心負責人哈比卜·達格爾介紹,用這種技術修筑的橋梁,橋拱框架由混有碳纖維或玻璃纖維的復合材料構成。筑橋時,工程人員先把橋拱“零件”切割成需要的形狀,再給它們充氣,同時在表面涂上樹脂以保持形狀,然后把它們運至施工現場拼裝成橋拱形狀,最后向各“零件”內注入水泥。整個過程1天即可完成。
橋拱成型后,工程人員把橋面固定在拱上,用砂粒覆蓋橋面,最后在砂粒層上鋪設柏油路。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