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網快速擴展與三四線建材市場的興起
另據媒體報道,截止到目前,全國正在建設的重點鐵路150條,總投資1·2萬億。以南寧到廣州為例,該線全長577公里,為雙線,經過梧州、肇慶、佛山等沿線共設23個站,全程只需兩個半小時。還有貴陽到廣州,西安到鄭州。而光去年10月份開始,包括北京到石家莊、石家莊到武漢、秦皇島到天津等客運專線在內在建重點鐵路就有11條。廣州到武漢的客運專線將在明年底通車。
大規模的鐵路建設及提速大大加快了三四線城市與一二線城市的聯系。將兩地間的人流、物流打通,實際上也就是讓發達地區經濟的活力因子向次發達地區流動,這等于就是熨平經濟發展的區域波峰。
事實上,從各省的GDP的增長,也能感受到中西部地區三四線城市的驚人的發展速度。內蒙古連續7年GDP增長全國第一,鄂爾多斯、通遼、赤峰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河南繼廣東、山東、江蘇、浙江之后成為第五個GDP過萬億的經濟大省,南陽、平頂山、安陽、新鄉、漯河等城市功不可沒。
中西部地區三四線城市的快速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東部地區產業結構調整,中西部地區是承接地,尤其是江西、湖南、湖北與東部地區靠近,具有地理上的優勢。中西部地區正在重復東部地區工業致富的老路;二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中西部地區資源開發加速,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可謂資源致富(2008年鄂爾多斯GDP達1560億元,人均GDP10.4萬超過上海的6萬,每百戶擁有私家車20輛).而要實現以上兩個目標,鐵路交通建設是基礎。
此外,三四線城市還有國家“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政策的支持。2008年,東部地區工業增長率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均低于中西部地區,東部地區對外貿易增長下滑很大。作為傳統增長重心,珠三角、長三角等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的東部地區對增長速度的貢獻已相對減弱。這種地區增長速度差異與東部地區進入區域經濟結構調整的新階段密切相關。而金融危機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投資重心向中西部地區轉移。
新興工業成就新興市場。中西部地區工業的快速增長,將推動中西部地區的城市化建設,加上國家新農村建設及啟動農村醫療和社會保險及提高農產品價格等對城鎮消費的拉動,使得這些地區成為未來建筑衛生陶瓷企業最具潛力的市場。
今天的三四線城市,肯德基、麥當勞已不鮮見;汽車、高端服裝等消費者也不少。連移動互聯網和支付寶的用戶也在往下移。老百姓甚至對“家電下鄉”也不買帳,覺得是一種歧視或者忽悠。
面對三四線城市洶涌的消費浪潮,企業應該怎么辦?面對市場格局的巨大變化,我們的戰略如何作出調整,也許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 策略,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如果你不調整,急劇變化的市場就會調整你。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