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信息中心:本輪調控將弱于前年
今年不會再出現和2004年力度相當的宏觀調控,這是個讓投資者寬心的判斷。
作出這個判斷的是隸屬于國家發改委的數據分析機構國家信息中心。5月11日,該中心的專門課題組發布了這份報告。
它意味著兩件事情:首先是中國經濟并沒有再次掀起過熱的浪潮;其次是調控政策會更多地體現出延續性而不是突變。
今年4月底,央行和國家發改委已經先后針對貸款利率和水泥等產能過剩行業出臺緊縮政策,這也被看作是又一輪宏觀調控的開始。課題組預測,這意味著今年宏觀調控政策密集區已經漸行漸近,在調控方向上,今年還將以延續和落實原有政策為主,但是關注的點可能會有新的變化。
比如"銀政合作聯盟"的難題可能成為宏觀調控的目標。"僅僅是建設銀行,在過去6個月內與各地方政府簽署的貸款授信總額就超過了1萬億元。這種'聯盟'無形之中已經成了影響宏觀調控效果的最大障礙"。報告認為,銀行與各地方政府在貸款上的合作很多都是非市場化的行為,這使得要通過金融手段調整對房地產和其他投資過速遇到阻礙,投資增長居高不下。
去年,中國的宏觀調控效果不夠理想,主要就是因為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價格兩個重點指標并未有明顯改善。因此,報告認為,今年宏觀調控的重點應當放在削弱地方政府的投資沖動和疏導銀行資金上,比如讓更多存款轉移到理財產品上,而不是增加固定資產投資壓力。
雖然今年一季度的經濟增速高于上年同期,雖然這個速度已經打破了自2004年第四季度以來增長不斷減速的格局,但是和歷史上的數據相比,從2003年到2005年,我國的GDP平均增長速度高達10%,因此今年一季度的增速還處于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區間。
因此,過熱的程度還沒有達到2004年的緊張程度,政府很難再次在"銀根"和"地根"的調控上投下像當年一樣的"猛藥"。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編輯:zhangm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