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重科龍國鍵:零部件國產化需政策鼓勵
全國政協委員、中聯重科監事會主席龍國鍵3日在北京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工程機械基礎零部件業需要政府的鼓勵政策和資金支持。他建議在國家發改委、行業協會等指導與協調下,集中行業優勢資源,推動企業之間特別是主機廠和零部件供應商之間的合作,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共同實現產業突圍。
資料顯示,2007年以來,由于國外零部件漲價,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大約有70%的利潤被進口零部件“吃掉”。
龍國鍵介紹,為了獲取相關零部件,有的企業不得不派出專門的采購人員,守在國外供給商的工廠里等候;有的企業為減少誤工損失,經常空運原材料,成本大幅提高;還有的企業因缺少相關零部件,難以完成訂單生產,不得不重新調整生產進度和計劃。
龍國鍵表示,國內工程機械行業零部件技術水平不高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零部件生產商以中小企業為主,缺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企業集團;二是各主機廠對配套零部件生產研發重視不夠,大部分企業重點停留于主機開發與生產上。
此次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對于零部件給予了特別的重視。龍國鍵認為,由于這些關鍵配套件屬于基礎性行業,投資大、周期長、收效慢,又有一定風險,“要破解這一難題,政府主管部門需要出臺相關的鼓勵政策”。
龍國鍵最后還表達了對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信心和勇氣。他說,中聯重科2008年完成對混凝土機械行業世界知名品牌意大利CIFA的收購,成就了目前全球混凝土機械的龍頭地位,國際化經營架構初具雛形。“越是經濟危機,越是市場疲軟,就越是國際化的契機,企業就越發要走出去!”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